《康熙大帝(第二卷驚風密雨)》第二十五章 治刁奴公主立家法 收脫韁侍衛傳軍令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有理有節,而又客客氣氣,但是在座眾人,誰都能聽出來。公主這是要收回軍權了!一個個誠惶誠恐,不敢仰視。孫延齡的傲氣也被打垮了,一迭連聲他說道:“是,是,是,末將唯公主之命是從!”
“唔,這就好,你肯為我,我當然也要為你,我們總是夫妻嘛。從今日起,你當好你的上柱國將軍,軍馬操練,行軍布陣還是由你指揮。不過——將校的升遷,軍隊的調動,以及與督府、藩鎮和鄰省的公事往來,軍情議事,我們要商量著辦;因為我不明情況,就無法上奏朝廷。你說,是嗎。”
“是是是,末將遵命!”
“還有,你既然要幫我辦好桂林的事,和那些亂七八糟的閒人,還是少來往為好!”
“扎!”
“傳我的令,明日卯時,在行轅台集合三軍乾總以上的將領,由我宣讀皇上聖諭,重申軍令!延齡,走吧,咱們一同回府!你們大家也都各歸防地吧!”
汪士榮和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琮跑到廣西來,正是他們陰謀計畫的最後一站。他們帶著吳三桂的旨意,在三藩中遊說,已經打出去了幾張硬牌,要逼著康熙在撤藩的大事上做出決斷。
先出場的是尚可喜。他以年邁為名,請求皇上,允許他回到遼東去養老。讓兒子尚之信接替了他當平南王,鎮守廣東。這封奏摺上去不久,朝廷議論紛紛,有說應準,有說不準,各有各的理由,但都是怕得罪了三藩,引起戰事。康熙卻是心裡清楚,這是三藩的有意試探。如果朝廷準了尚可喜的奏摺,讓尚之信繼承了王位。那么,平西王的王位就要由吳應熊繼承;靖南王的王位也應該讓耿精忠的兒子繼承。三藩勢力一代代延續下去,還有沒有止期,再說,既然準了他們的兒子接位,又有什麼理由再提“撤藩”二字呢?所以,看到幾次大臣會議都未能做出抉擇,康熙覺得,這個機會再也不能丟掉了。他聖躬獨斷,親自批准了尚可喜的奏摺。“尚可喜退位之請照準。尚之信繼承王位之說不允。”這就等於是明令撤去了一藩。
接著耿精忠也上了奏摺,直接了當地提出請求撤藩歸養。康熙毫不猶豫,提筆一揮:“照準。”哼,看你吳三桂怎么辦?”
這一下,吳三桂可真被動了。三藩之中,兩位藩王自請撤藩,而且都被皇上準了,自己便裝糊塗是混不過去的。“人家都敢自請撤藩,你為什麼不敢?是不是另有企圖啊,”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如果也提出撤藩歸養的請求,朝廷也會同樣地批准。到那時,潑水難收,再想不撤,可就沒辦法了。剛開始,他想拖一拖,看一看,看康熙怎樣發付他這個平西王。可不料,這個小娃娃還真能沉得住氣,硬是要等他吳三桂先說疾。實在沒法了。只好也修了一份奏表,說自己年紀太大,身體不好,特別是眼睛又有疾。請皇上準他告老還鄉,回遼東安度晚年。
這封奏摺一入紫禁城,康熙馬上就把熊賜履、索額圖、明珠等人叫進宮來。還特別傳了對撤藩最有主見的周培公,也一齊來見他。眾人叩見之後,康熙賜了座。把吳三桂的奏摺讓大臣們傳閱了。然後,胸有成竹地說:“眾卿,依你們看,吳三桂是否有誠意呀!”明珠搶先回話:“主子,吳三桂這奴才,還會有什麼誠意。大勢所趨不得不然,他不請撤,行嗎?”
熊賜履也奏道:“聖上,吳三桂這奏摺里說:‘臣一旦交出兵權,朝廷即無西南之憂。’似乎是抱怨皇上對他不信任。另外,字裡行間似乎還夾雜著一點兔死狗烹的悲鳴。”
“唔,你看的很準。周培公,你說呢?”
這裡面的人,數周培公的官職最低,聽見皇上問話,急忙跪下:“萬歲,臣以為,尚藩、耿藩既然已經撤了,吳三桂當然不能例外。但是,卻不能只給他批照準兩個字,而要恩威並用。自請撤藩應予嘉獎,牢騷怨上,卻要駁斥,以使他不敢輕視聖主,妄生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