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第二十七章 嚴軍紀施琅責賴塔 念勳勞康熙慰虎臣


姚啟聖知道這施琅不是好惹的角色。眼見四名校尉抬著供了金牌令箭的龍亭步入中堂,心裡一急,“叭叭”兩聲打下了馬蹄袖,叩了三個頭,起身湊近施琅說道:“將軍息怒,瞧著他是滿洲哈喇珠子、有功勞的份上,饒過這一回吧。”
“哈喇珠子”本是滿語“小孩子”的意思,這裡用出來卻有雙關意思,可以說是小孩子不懂事,也可解為深得皇上寵愛。姚啟聖心很細,措詞也很注意分寸。施琅不由暗自嘆息一聲,借人頭立軍威的主意只好打消了,便格格一笑說道:“哼,他是哈喇珠子,吾可是鐵石心腸的將軍!賴塔今日壞朝廷政令,亂我軍心,已經有罪,何況竟在欽差大臣面前大肆侮慢,咆哮軍帳!本欽差陛辭之前,皇上有密旨嚴飭,視你伏罪與否相機定奪,你竟敢如此放肆!來!”
“扎!”
施琅陰笑著下了公座,繞著賴塔,走了一圈:“哼,賴塔,憑你的罪,將你軍前正法,可冤枉嗎?”
賴塔早已被他的氣勢嚇得魂不附體,雙膝一軟便跪了下去,磕了不計其數的頭,半日方期期艾艾地說道:“卑職今天喝多了酒,昏天黑地沒上沒下,冒犯了欽差,求……求大人饒過了吧……”
“革掉他的頂戴!——反正他也不願戴了。”
“大人!”姚啟聖忙上前嬉笑道:“施大人,念這賴塔打仗不失為驍勇之將,請允其……戴罪立功……”
施琅仿佛沒有聽到姚啟聖的求情:“打仗哪裡用得著這樣的人,撒野打架倒差不多!本欽差原想殺掉你,念你世代功勳,又有姚制台代為求情,姑且免你一死——限四個月之內,替我大軍督造十門大炮和十萬支火箭,裝船聽用,並以此來贖你的紅頂子。不然——哼!”接著將手一擺,吩咐道:“轟他出去!”
賴塔迷迷糊糊地叩了頭,一腳高一腳低蹣跚而去。姚啟聖饒是膽大,也被方才的一幕唬得臉上一紅一白。
施琅已恢復了常態,上前扯了姚啟聖的手向上讓著,一邊坐了,一邊哈哈大笑:“啟聖兄,虧你素有鐵膽之稱,對這樣的東西,憐惜他什麼?我們還是接著議。不才還是以為要等到夏季,借南風之勢進擊澎湖……”
姚啟聖和施琅聯名拜折,將兩人爭議的詳情陳述了,發六百里加急直送北京,並將處分賴塔的經過情形另附折片奏報康熙。
奏摺到時,康熙正在上書房與諸臣計議奉天之行的事。因為狼瞫回來述職,詳細報告了在黑龍江查勘羅剎兵力布置和巴海、周培公與哥薩克周鏇數年的情況,康熙決定親自到東北看看戰備,順便接見一下漠南諸蒙古王公。看了施琅的奏摺,康熙突然失聲大笑:“賴塔這奴才就得施琅這樣的人治一治!漢人的壞習氣是沽名釣譽,滿人也有一宗兒不好,就是驕縱無法。這下子好,用十門紅衣大炮,十萬支火箭去贖頂子,敢怕他不收斂收斂?”說著將施琅懲治賴塔的事說了,眾人都賠著大笑不止。康熙便命高士奇草詔給施琅,照允夏季進兵,賴塔造完大炮著調任四川,以免掣肘。
康熙看了看眾大臣:“說到大炮,還是西洋人的精。平定‘三藩’時,西洋人張誠造的炮在湖南、陝西都派了大用場。如今聽說制炮局又停造了,這不成!索額圖你記著這事,叫兵部留心,朕要親自看看的!”
索額圖忙欠身答應一聲“是”,又笑道:“施琅的炮艦,奴才瞧著已經夠使了。這回再造的炮,不妨用到葛爾丹身上,只怕在庫里存的時間長了不好。”
熊賜履就坐在索額圖身旁,他原不贊同打台灣,見康熙決心已定,反倒又擔心戰事不利,因笑道:“離夏天還有四五個月,若能再造二十門大炮,臣以為還該運到福建,小心點總是好的。等台灣打勝了,再將大炮運往古北口大營,交飛揚古用也不誤事,和準葛爾打仗,更得籌備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