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儒林



孔子袪,會稽山陰人。少孤貧好學,耕耘樵採,常懷書自隨,投閒則誦讀。勤苦自勵,遂通經術,尤明《古文尚書》。初為長沙嗣王侍郎,兼國子助教,講《尚書》四十遍,聽者常數百人。中書舍人賀琛受敕撰《梁官》,啟子袪為西省學士,助撰錄。書成,兼司文侍郎,不就。久之兼主客郎、舍人,學士如故。累遷湘東王國侍郎、常侍、員外散騎侍郎,又雲麾廬江公記室參軍,轉兼中書通事舍人。尋遷步兵校尉,舍人如故。高祖撰《五經講疏》及《孔子正言》,專使子袪檢閱群書,以為義證。事竟,敕子袪與右衛朱異、左丞賀琛於士林館遞日執經。累遷通直正員郎,舍人如故。中大同元年,卒官,時年五十一。子袪凡著《尚書義》二十卷,《集注尚書》三十卷,續朱異《集注周易》一百卷,續何承天《集禮論》一百五十卷。

皇侃,吳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孫也。侃少好學,師事賀蒨,精力專門,盡通其業,尤明《三禮》、《孝經》、《論語》。起家兼國子助教,於學講說,聽者數百人。撰《禮記講疏》五十卷,書成奏上,詔付秘閣。頃之,召入壽光殿講《禮記義》,高祖善之,拜員外散騎侍郎,兼助教如故。性至孝,常日限誦《孝經》二十遍,以擬《觀世音經》。丁母憂,解職還鄉里。平西邵陵王欽其學,厚禮迎之。侃既至,因感心疾,大同十一年,卒於夏首,時年五十八。所撰《論語義》十卷,與《禮記義》並見重於世,學者傳焉。

陳吏部尚書姚察曰:昔叔孫通講論馬上,桓榮精力凶荒;既逢平定,自致光寵;若夫崔、伏、何、嚴互有焉。曼容、佟之講道於齊季,不為時改;賀蒨、嚴植之之徒,遭梁之崇儒重道,鹹至高官,稽古之力,諸子各盡之矣。范縝墨絰僥倖,不遂其志,宜哉。

《梁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