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記·禮器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周坐屍,詔侑武力,其禮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屍而卒祭,殷坐屍,周旅酬六屍。曾子曰:“周禮其猶醵與?”

君子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孰。是故君子之於禮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介以相見也,不然則已愨。三辭三讓而至,不然則已蹙。故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宮。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惡池。齊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

故禮有擯詔,樂有相步,溫之至也。

禮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樂。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鸞刀之貴,莞簟之安,而槁鞂之設。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學也。

君子曰:“無節於內者,觀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禮,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信矣!故曰:禮也者,物之致也。

是故昔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爾。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放於日月,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舉賢而置之,聚眾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因吉土以饗帝於郊。升中於天而鳳凰降,龜龍假,饗帝於郊而風雨節,寒暑時。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天道至教,聖人至德。廟堂之上,罍尊在阼,犧尊在西;廟堂之下,縣鼓在西,應鼓在東,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

君西酌犧象,夫人東酌罍尊,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

禮也者,反其所自生。樂也者,樂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修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

蘧伯玉曰:“君子之人達。”故觀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觀其發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

太廟之內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夫人薦盎,君親割牲,夫人薦酒,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納牲詔於庭,血毛詔於室,羹定詔於堂,三詔皆不同位,蓋道求而未之得也。設祭於堂,為祊乎外。故曰:於彼乎!於此乎!

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

大饗其王事與?三牲魚臘,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內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龜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丹、漆、絲、纊、竹、箭,與眾共財也。其餘無常貨,各以其國之所有,則致遠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蓋重禮也。

祀帝於郊,敬之至也。宗廟之祭,仁之至也。喪禮,忠之至也。備服器,仁之至也。賓客之用幣,義之至也。故君子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

孔子曰:“誦詩三百,不足以一獻。一獻之禮,不足以大饗。大饗之禮,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毋輕議禮。”

子路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戶,堂事交乎階,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曰:“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