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也未必不含有試試他是否真心想去督師的意思。他找了幾位親信幕僚到他的內書房
中秘密計議。幕僚們都認為既然皇上有意叫他前去督師,不如趁早堅決諸行,一則
可以更顯得自己忠於王事,二則暫且離開內閣,也可以緩和別人的攻擊。至於軍事
方面,幕僚們是比較樂觀的。他們認為官軍在數量上比農民軍多得多,像左良玉和
賀人龍等都是很有經驗的名將,問題只在於如何駕馭。熊文燦之所以把事情弄糟,
是因為既無統帥才能,使諸將日益驕橫,又一味貪賄,受了張獻忠的愚弄。在這些
方面,熊文燦實不能同楊嗣昌相提並論。他們認為,楊嗣昌以輔臣之尊前往督師,
又有皇上十分寵信,只要申明軍紀,任何驕兵悍將都不敢不聽從指揮。只要戰事不
曠日持久,能夠在一年內結束,國家還是有辦法供應的。聽了幕僚們的慫恿,楊嗣
昌的主意完全拿定。他比幕僚們高明一點,不一味想著順利成功,也想著戰事會曠
日持久,甚至失利。他想,目今國勢艱難,代皇上督師剿賊是大臣義不容辭的事,
萬一不幸軍事失利,他就盡節疆場,以一死上報皇恩。不過這種不吉利的想法,他
沒有告訴任何一個幕僚知道。


兩天以後,崇禎見到了楊嗣昌的奏疏,情詞慷慨,請求去湖廣督師剿賊。他仍
然因中央缺少像楊嗣昌這樣的大臣,將無人負責同滿洲秘密議和,猶豫很久。直到
八月底,又接到湖廣和陝西兩地軍事失利的奏報,他才下最後決心,命司禮監秉筆
太監替他擬了一道給楊嗣昌的諭旨。他提筆改動幾句,再由秉筆太監謄寫在金花箋
紙上,當天發了出去。那諭旨寫道:
間者,邊陲不靖,卿雖盡瘁,不免為法受罰①。朕比國優敘,還卿所奪前官。
卿引愆自貶,堅請再三,所執甚正,勉相聽許。朕聞《春秋》之義:以功覆過⑤。
方今降徒於紀,西征失律⑥;陝寇再熾,圍師無功。西望雲天,殊勞朕憂!國家多
故,股肱是倚;以卿才識,戡定不難。可馳驛往代文燦,為朕督師。出郊之事,不
復內御⑦。特賜尚方劍以便宜誅賞。卿其芟除台賊,早奏膚功!《詩》不云乎:
“無德不報①。”賊平振旅②,朕且加殊錫焉③。

①為法受罰——指幾個月前清兵人塞,破名城,擄宗藩,損上將,崇禎在輿論
壓力下將楊嗣昌貶了三級,戴罪視事。但這一句措詞含義,實際上為楊嗣昌開脫,
指出這次受罰不完全是真正有罪,而是因為他當時任兵部尚書,按法不得不然。
②以功覆過——拿功勞掩蓋罪過。
③方今……失律——前一句是說張獻忠谷城起義,後一句是說往西追剿的官軍
在羅猴山打了敗仗。
④不復內御——等於“不從中制”。
⑤無德不報——在此處的意思是有功就有獎賞。這句詩出於《詩經·大雅》。

⑥振旅——班師。
⑦且加殊錫焉——將給予不一般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