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七十五 志第五十一



大理寺。卿一人,右寺丞一人,司務一人,左、右寺正各一人,左、右評事各三人。(隆慶三年,革左、右評事各一人。)

詹事府。主簿一人。

翰林院。學士一人,(不常置,以翰林坊局官署職。)孔目一人。

國子監。祭酒一人,司業一人,監丞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學正五人,學錄二人,典籍一人,學饌一人。(嘉靖三十七年,革助教二人及掌饌。隆慶四年,革博士一人,學正一人。)

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一人,協律郎二人,贊禮郎七人,(嘉靖中,革贊禮郎一人。)司樂二人。各祠祭署合奉祀八人,祀丞七人。(天、地壇奉祀一、祀丞一。山川壇、耤田奉祀一。祖陵奉祀、祀丞各一。皇陵奉祀、祀丞各二。孝陵、揚王墳、徐王墳各奉祀一,祀丞一。嘉靖後,革天地壇、祖陵、揚王墳三祠祭署祀丞。)

光祿寺。卿一人,少卿一人,(隆慶四年,革少卿。)典簿一人。大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各署正一人,署丞一人。(嘉靖中,革良醞、掌醢二署署丞。萬曆中,革珍羞署丞。)

太僕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隆慶中,革少卿一人,寺丞一人。主簿一人。)

鴻臚寺。卿一人,主簿一人。司儀、司賓二署,各署丞一人,鳴贊四人,序班九人。

尚寶司。卿一人。

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六人。又戶科給事中一人,管理後湖黃冊。

行人司。左司副一人。

欽天監。監正一人,監副一人,主簿一人。五官正一人,五官靈台郎二人,五官監候一人,五官司歷一人。

太醫院。院判一人,吏目一人。惠民藥局、生藥庫,各大使一人。

五城兵馬司。指揮各一人,副指揮各三人,吏目各一人。(萬曆中,革副指揮每城二人。)

應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二人,推官一人,經歷、知事、照磨、檢校各一人。儒學教授一人,訓導六人。所轄,上元、江寧二縣,各知縣一人,縣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史一人。司獄司,司獄一人。織染局,大使一人,左、右副使各一人。都稅司、宣課司,(凡四,龍江、江東、聚寶門、太平門。)稅課局,(凡二,龍江、龍潭。)各大使一人,副使或一人或二人。龍江遞運所,大使、副使各一人。批驗所,大使一人。河泊所,官一人。龍江關、石灰山關,各大使一人,副使四人。洪武三年,改應天府知府為府尹,秩正三品,賜銀印。十三年,始立儒學。

南京官,自永樂四年成祖往北京,置行部尚書,備行在九卿印以從。是時,皇太子監國,大小庶務悉以委之。惟封爵、大辟、除拜三品以上文武職,則六科都給事中以聞,政本故在南也。十八年,官屬悉移而北,南京六部所存惟禮、刑、工三部,各一侍郎,在南之官加“南京”字於職銜上。仁宗時補設官屬,除“南京”字。正統六年,定製復如永樂時。

王府長史司。左、右長史各一人。(正五品)其屬,典簿一人,(正九品)所轄,審理所,審理正一人,(正六品)副一人,(正七品)典膳所,典膳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從八品)奉祠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從八品)典樂一人,(正九品)典寶所,典寶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從八品)紀善所,紀善二人,(正八品)良醫所,良醫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從八品)典儀所,典儀正一人,(正九品)副一人,(從九品)工正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從八品。以上各所副官,嘉靖四十四年並革。)伴讀四人,(從九品,後止設一人。)教授無定員,(從九品)引禮舍二人,(後革二人。) 倉大使、副使各一人,庫大使、副使各一人。(倉、庫副使後俱革。) 郡王府,教授一人,(從九品)典膳一人。(正八品)鎮國將軍教授一人。(從九品)

長史,掌王府之政訟,輔相規諷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總其庶務焉。凡請名、請封、請婚、請恩澤,及陳謝、進獻表啟、書疏,長史為王奏上。若王有過,則詰長史。曾經過犯之人,毋得選用是職。審理,掌推按刑獄,禁詰橫暴,無乾國紀。典膳,掌祭祀、賓客,王若妃之膳羞。奉祠,掌祭祀樂舞。典寶,掌王寶符牌。紀善,掌諷導禮法,開諭古誼,及國家恩義大節,以詔王善。良醫,掌醫。典儀,掌陳儀式。工正,掌繕造修葺宮邸、廨舍。伴讀,掌侍從起居,陳設經史。教授,掌以德義迪王,校勘經籍。凡宗室年十歲以上,入宗學,教授與紀善為之師。引禮,掌接對賓客,贊相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