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七十五 志第五十一



明初,置儒學提舉司。洪武二年,詔天下府州縣皆立學。十三年,改各州學正為未入流。(先是從九品)二十四年,定儒學訓導位雜職上。三十一年詔天下學官改授旁郡州縣。正統元年始設提督學校官,又有都司儒學,(洪武十七年置,遼東始。)行都司儒學,(洪武二十三年置,北平始。)衛儒學,(洪武十七年置,岷州衛,二十三年置,大寧等衛始。)以教武臣子弟。俱設教授一人,訓導二人。河東又設都轉運司儒學,制如府。其後宣慰、安撫等土官,俱設儒學。

巡檢司。巡檢、副巡檢,(俱從九品)主緝捕盜賊,盤詰奸偽。凡在外各府州縣關津要害處俱設,俾率徭役弓兵警備不虞。初,洪武二年,以廣西地接瑤、僮,始於關隘衝要之處設巡檢司,以警奸盜,後遂增置各處。十三年二月,特賜敕諭之,尋改為雜職。

驛。驛丞典郵傳迎送之事。凡舟車、夫馬、廩糗、庖饌、裯帳,視使客之品秩,僕夫之多寡,而謹供應之。支直於府若州縣,而籍其出入。(巡檢、驛丞,各府州縣有無多寡不同。)

稅課司。(府曰司,縣曰局。)大使一人,(從九品)典稅事。凡商賈、僧屠、雜市,皆有常征,以時榷而輸其直於府若縣。凡民間貿田宅,必操契券請印,乃得收戶,則征其直百之三。明初,改在京官店為宣課司,府州縣官店為通課司,後改通課司為稅課司、局。

倉。大使一人,(府從九品,州縣未入流)副使一人,庫大使一人。(州縣設。)

織染雜造局。大使一人,(從九品,州織染局未入流。)副使一人。

河泊所官,掌收魚稅;閘官、壩官,掌啟閉蓄泄。洪武十五年,定天下河泊所凡二百五十二。歲課糧五千石以上至萬石者,設官三人;千石以上設二人;三百石以上設一人。

批驗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掌驗茶鹽引。

遞運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掌運遞糧物。洪武九年始置。先是,在外多以衛所戍守軍士傳送軍囚,太祖以其有妨練習守御,乃命兵部增置各處遞運所,以便遞送。設大使、副使各一人,驗夫多寡,設百夫長以領之。(後汰副使,革百夫長。)

鐵冶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洪武七年初置。凡十三所,每所置大使、副使各一人。(初,大使,正八品,副使,正九品,後俱為未入流。)

醫學。府,正科一人。(從九品)州,典科一人。縣,訓科一人。洪武十七年置,設官不給祿。

陰陽學。府,正術一人。(從九品)州,典術一人。縣,訓術一人。亦洪武十七年置,設官不給祿。

府僧綱司,都綱一人,(從九品)副都綱一人。州僧正司,僧正一人。縣僧會司,僧會一人。府道紀司,都紀一人,(從九品)副都紀一人。州道正司,道正一人。縣道會司,道會一人。俱洪武十五年置,設官不給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