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



南渭州(司西。元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後廢。洪武二年復置,改屬。)

施溶州(司東南。元會溪施溶等處長官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後廢。洪武二年改置,來屬。)

上溪州(司西。洪武二年置)

臈惹洞長官司、麥著黃洞長官司、驢遲洞長官司、施溶溪長官司(四長官司,元俱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洪武三年改屬。)

白崖洞長官司(元屬新添葛蠻安撫司。洪武三年改屬。)

田家洞長官司(洪武三年置。)

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元保靖州,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太祖丙午年二月置保靖州軍民安撫司。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軍民宣慰使司,直隸湖廣行省,尋改屬都司。(北有北河,自酉陽司流入,東入永順司界。又有峒河,下流與盧溪縣之武溪合。)領長官司二。東北距布政司千九百七十里。

五寨長官司(司南。元置,洪武七年六月因之。)

筸子坪長官司(司南。太祖甲辰年六月置竿子坪洞元帥府,後廢。永樂三年七月改置。)

浙江《禹貢》揚州之域。元置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路。)又分置浙東道宣慰使司,(治慶元路。)屬焉。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置中書分省。(治寧越府。癸卯年二月移治嚴州府。)丙午年十二月罷分省,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府。)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杭州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衛為浙江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一,屬州一,縣七十五。(為里一萬零八百九十九。)西至開化,(與江南界。)南至平陽,(與福建界。)北至太湖,(與江南界。)東至海。距南京九百里,京師三千二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百一十三萬八千二百二十五,口一千四十八萬七千五百六十七。弘治四年,戶一百五十萬三千一百二十四,口五百三十萬五千八百四十三。萬曆六年,戶一百五十四萬二千四百八,口五百一十五萬三千五。

杭州府(元杭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為府。領縣九:

錢塘(倚。洪武三年四月建吳王府。十一年正月改封周王,遷河南開封府。南有鳳凰山,有秦望山。西南有靈隱山。南有錢塘江,亦曰浙江,有三源:曰新安江,出南直歙縣;曰信安江,出開化縣;曰東陽江,出東陽縣。匯而東為錢塘江,至會稽縣三江海口入海。西有西湖,源出武林泉。又北有運河,至秀水縣北,而接南直運河。又有安溪,即苕溪也,自餘杭縣流入,下流至烏程縣東北,注於太湖。)

仁和(倚。東北有皋亭山,有臨平山,下有臨平湖,後塞。北有北新關,成化中設戶部分司於此。又有塘棲鎮。)

海寧(府東少北。元海寧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南濱海,有捍海塘。西南有赭山,與蕭山縣龕山相對,浙江經其中,東接大海,謂之海門。東南有石墩鎮巡檢司,本置縣東北硤石鎮,後遷於此,更名。西南有赭山鎮巡檢司,本置縣西陳橋北,尋遷赭山,更名,又遷文堂山上,仍故名。又西北有長安鎮。)

富陽(府西。東有觀山。西南有湖洑山。東南臨富春江,即錢塘江也。西南有東梓巡檢司,後廢。)

餘杭(府西北。西南有大滌山。西北有徑山。南有苕溪,源出於潛縣天目山。東北有石瀨巡檢司,後廢。)

臨安(府西。舊治在縣西西墅鎮。洪武初徙於今所,本吳越衣錦軍也。西有天目山,亦曰東天目,其在於潛境者為西天目。西北有南溪,即東苕溪也,源出天目山,經縣南,亦曰新溪。)

於潛(府西。北有天目山,浮溪出焉。縣南為紫溪,下流至桐盧縣入浙江。)

新城(府西南。西有葛溪,又東北有松溪合焉,至峴口入於浙江。)

昌化(府西。東南有柳相山。南有銅坑山。西北有千頃山。西有昱嶺,上有關。又西北有黃花嶺,上亦有關。東南有柳溪,東流合於於潛之紫溪。又有雙溪,自縣治南流入柳溪。西有手甗嶺巡檢司,遷縣西南株柳村,又遷縣西湛村,又遷楊家塘,仍故名。)

嚴州府(元建德路,屬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為建安府,尋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嚴州府。領縣六。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