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



黔陽(州東南。東南有羅公山。南有雙石崖,一名屏風崖。景泰中,築寨置戍於此,名安江雙崖城。北有沅水。又東有洪江,西有郎江,南有黔江,俱流入焉。東有安江巡檢司。又西有托口寨。東有洪江寨。)

麻陽(州北少西。東有包茅山。西有蠟爾山,與保靖司及四川、貴州界,諸苗蠻在山下者凡七十四寨。南有辰水,自貴州銅仁府流入。西有錦水,下流入於辰州。東北有岩門巡檢司。)

郴州(元郴州路,屬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郴陽縣省入,直隸布政司。(南有黃岑山,與宜章縣界,亦曰騎田嶺,五嶺之第二嶺也,其支嶺曰摺嶺。又東北有雲秋山,與靈阝縣界,雲秋水出焉。東有郴水,發源黃岑山,流合桂陽縣之耒水,下流入於湘水。又西南有桂水,下流合於耒水。西南有石陂巡檢司。)領縣五。北距布政司千八百八十里。

永興(州北少西。東南有土富山,舊有銀井。西有高亭山。東有郴水,又有白豹水,自西南流入焉,謂之森口。西有高亭、北有安福二巡檢司。)

宜章(州南。西南有莽山。東有漏天山。北有章水,支流曰小章水,源俱出黃岑山,有武水自西來合焉,下流入江西崇義縣界。東有赤石、南有白沙二巡檢司。)

興寧(州東北。南有耒水,東南有資興水流合焉。東有州門巡檢司。東南有滁口巡檢司,後移於西南之黃家摐。)

桂陽(州西南。南有耒山,耒水所出,西北會於郴水。又東有孤山水,流入江西崇義縣,達於贛水。東有守御廣安千戶所,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置,後廢。宣德八年六月復置。東有益將、西有鎮安、南有長樂山口、北有濠村四巡檢司。)

桂東(州東。西北有小桂山,桂水所出,南有漚江來合焉。又南有高分嶺巡檢司。)

靖州(元靖州路,直隸湖廣行省。)太祖乙巳年七月為靖州軍民安撫司。元年降為州。三年升為府。九年四月復降為州,以州治永平縣省入,直隸布政司。(南有侍郎山,與廣西融縣分界。東有渠水,下流合會同縣之郎江而入沅水。西有零溪巡檢司。)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

會同(州東北。西有沅水,又西南有郎水,自貴州黎平府流入,又東有雄溪,一名洪江,下流俱入於沅水。南有若水巡檢司。)

通道(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五月復置。北有福湖山。西有渠水,西北有播揚河,自貴州黎平府流合焉。有播揚巡檢司。又西南有收溪寨巡檢司。)

綏寧(州東。元屬武岡路。洪武元年屬武岡府。三年來屬。東有雙溪,即城步縣巫水之下流也。東北有青坡巡檢司,後移於武陽。西南有臨口巡檢司。)

天柱(州西北。本天柱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置。萬曆二十五年改為縣,析綏寧、會同二縣地益之。崇禎十年東遷龍塘,名龍塘縣。後東遷雷寨縣。後還舊治,復故名。東有沅水。西北有屯鎮汶溪後千戶所,洪武二十三年置。東有鎮遠巡檢司,後移上新市,又有江東巡檢司。)

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元施州,屬四川行省夔州路。)洪武初省。十四年五月復置,屬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都司。十二月屬湖廣都司。後州廢,存衛。(北有都亭山。東有連珠山,五峰關在山下。又東南有東門山。東北有清江,自四川黔江縣流入,一名夷水,亦曰黔江,衛境諸水皆入焉,下流至宜都縣入於大江。)領所一,宣撫司四,安撫司九,長官司十三,蠻夷官司五。東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大田軍民千戶所洪武二十三年閏四月以散毛宣撫司之大水田置。(東有小關山。西南有萬頃湖,與酉陽界。又南有深溪關。北有硝場,產硝。)東北距衛二百二十里。

施南宣撫司(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十二月因之,後廢。十六年十一月復置,屬施州衛。二十七年後復廢。永樂二年五月改置長官司,屬大田軍民千戶所。四年三月升宣撫司,仍屬衛。(東有舊治。後遷夾壁龍孔,即今治也。西有前江,發源七藥山,西南流與後江合,入四川彭水縣界。)北距衛一百里。領安撫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