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三十七 志第十三



求合朔時本輪行度 以本輪日行度(一十三度四分)通分,以乘食甚凡時,(亦通分。)以二十四除之為秒,依率收之為分、為度,以加減午正本輪行度,(午前減,午後加。)為合朔時行度。

求比敷分 以本輪行度入立成,(太陽、太陰時行影徑分立成。)取同宮近度太陰比敷分,依比例法求之。

求東西定差 置合朔時東西差通秒,以比敷分通秒乘之為纖以六十收之為微、為秒、為分,以加合朔東西差,(有加、無減。)為定差。

求南北定差 法同東西定差。

求食甚定時(即食甚定分。)視其日合朔時,太陽度在立成(經緯時加減立成)左七宮,其時差,黑字減,白字加,在右七宮,白字減,黑字加,皆加減於子正至合朔時,得數命起正減之,得某時初正。餘通為秒,以一千乘之,以一百四下四除之,(六十分為一時,每日一千四百四十分,故以千乘之,又以一四四除之。)以六十約之,滿百為刻,即食甚定時。

求食甚太陰經度 於合朔太陽經度內,加減東西定差,即得食甚太陰經度。(其加減視食甚定時時差加減。)

求合朔計都度 置食甚凡時通分,以計都日行度(三分一十一秒)通秒乘之,以二十四除之為微,滿六十收之為秒、為分,以加減其日午時計都行度,(羅計逆行,午前合朔加,午後減。)為合朔時計都度。

求合朔太陰緯度 食甚時,太降經度內加減合朔時計都度,餘為計都與月相離度,入太陰緯度立成取之。

求食甚太陰緯度 南北定差內。加減合朔時太陰緯度,在黃道南加,北減。得食甚緯度。

求合朔時太陽自行度 用太陽日行度(五十九分八秒)通秒,以乘食甚凡時,(亦通分。)用二十四除之,得數為微,滿六十收之為秒、為分,以加減其日午正自行度,(午前合朔減,午後加。)得合朔自行度。

求太陽徑分 以合朔太陽自行度為引數,入立成(影徑分立成)內同宮近度,取太陽徑分,依比例法求之。

求太陰徑分 以合朔時本輪行度為引數,入立成同上內取同宮近度太陰徑分,依比例法求之。

求二半徑分 並太陽、太陰雨徑分,半之。

求太陽食限分 置二半徑分,內減食甚太陰緯度,餘為太陽食限。(如不及減者不食。如太陰無緯度者,食既。如太陰無緯度而日徑大於月徑者,食有金環。)

求太陽食甚定分 以太陽食限分通秒,以一千乘之為實,以太陽徑分通秒為法除之,以百約之為分,為太陽食甚定分。

求時差(即定用分。)食甚太陰緯度通秒自乘,二半徑分亦通秒自乘,兩自乘數相減,餘以平方開之,以二十四乘之為實,以其日太陰日行度內減太陽日行度通分為法。實如法而一,得數為分,滿六十分為一時,為時差。

求初虧 置食甚定時,內減時差,餘時命起子正減之,得初正時。餘分通秒,以一千乘之,以一百四十四除之,以六十約之,滿百為刻,為初虧時刻。

求復圓 置食甚定時,內加時差,命起子正,如初虧法,得復圓時刻。

求初虧食甚圓方位與《大統》法同。

推月食法(月食諸數,午前望,用前一日推,午後望,用次一日推。)

辨月食限 視望日太陰經度與羅喉或計都度相離二十三度之內,太陽緯度在一度八分之下,為有食。又視合望在太陰未出二量,未入二時,其限有帶食。其在二時已上者不算。

求食甚凡時(即經望。)置其日太陰經度內減六宮,(如不及減,加十二宮減)以減其日午正太陽度為午前望。(如太陽度不及減,加入六宮減之,為午後望。)置相減餘數相通秒,以二十四乘之為實,置其日太陰經度,內減前一日太陰經度,(若在午後望者,減後一日太陽度。)餘為太陽日行度。兩日行度相減,餘通秒為法,除實得數為時。其時下餘數,以六十通之為分、秒,即所求食甚凡時。

求食甚月離黃道宮度 置食甚凡時,與太陽日行度俱通秒相乘,以二十四除之,得數為纖潢六十收之為微、為秒、為分,以加減其日午正太陽度,(午前望減,午後望加。)為望時太陽度,加六宮,即得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