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劉懷珍 李安民 王玄載(弟玄邈)



元徽初,除督司州軍事、司州刺史,領義陽太守,假節、將軍如故。別敕安民曰:"九江須防,邊備宜重,今有此授,以增鄢郢之勢,無所致辭也。"及桂陽王休范起事,安民出頓,遣軍援京師。征授左將軍,加給事中。建平王景素作難,冠軍黃回、游擊將軍高道慶、輔國將軍曹欣之等皆密遣致誠,而游擊將軍高道慶領眾出討,太祖慮其有變,使安民及南豫州刺史段佛榮行以防之。安民至京口,破景素軍於葛橋。景素誅,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參軍王迥素為安民所親,盜絹二匹,安民流涕謂之曰:"我與卿契闊備嘗,今日犯王法,此乃卿負我也。"于軍門斬之,厚為斂祭,軍府皆震服。授冠軍將軍,驍衛將軍,不拜。轉征虜將軍、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

安民將東,太祖與別宴語,淹留日夜。安民密陳宋運將盡,歷數有歸。蒼梧縱虐,太祖憂迫無計,安民白太祖欲於東奉江夏王躋起兵,太祖不許,乃止。蒼梧廢,太祖征安民為使持節督北討軍事、冠軍將軍、南兗州刺史。沈攸之反,太祖召安民以本官鎮白下,治城隍,加征虜將軍。進軍西討,又進前將軍。行至盆城,沈攸之平,仍授督郢州司州之義陽諸軍事、郢州刺史,持節、將軍如故。升明三年,遷左衛將軍,領衛尉。太祖即位,為中領軍,封康樂侯,邑千戶。

宋泰始以來,內外頻有賊寇,將帥已下,各募部曲,屯聚京師。安民上表陳之,以為:"自非淮北常備,其外余軍,悉皆輸遣。若親近宜立隨身者,聽限人數。"上納之,故詔斷眾募。時王敬則以勛誠見親,至於家國密事,上唯與安民論議,謂安民曰:"署事有卿名,我便不復細覽也。"尋為領軍將軍。

虜寇壽春,至馬頭。詔安民出征,加鼓吹一部。虜退,安民沿淮進壽春。先是宋世亡命王元初聚黨六合山,僣號,自雲垂手過膝。州部討不能擒,積十餘年。安民遣軍偵候,生禽元初,斬建康市。加散騎常侍。其年,虜又南侵,詔安民持節履行緣淮清泗諸戍屯軍。虜攻朐山、連口、角城,安民頓泗口,分軍應赴。三年,引水步軍入清,於淮陽與虜戰,破之。虜退,安民知有伏兵,乃遣族弟馬軍主長文二百騎為前驅,自與軍副周盤龍、崔文仲系其後,分軍隱林。及長文至宿豫,虜見眾少,數千騎遮之。長文且退且戰,引賊向大軍,安民率盤龍等趨兵至,合戰於孫溪渚戰父彎側,虜軍大敗,赴清水死不可勝數。虜遣其菟頭公送攻車材至布丘,左軍將軍孫文顯擊破走之,燒其車材。

淮北四州聞太祖受命,鹹欲南歸。至是徐州人桓摽之、兗州人徐猛子等,合義眾數萬砦險求援。太祖詔曰:"青徐泗州,義舉雲集。安民可長轡遐馭,指授群帥。"安民赴救留遲,虜急兵攻摽之等皆沒,上甚責之。

太祖崩,遺詔加侍中。世祖即位,遷撫軍將軍、丹陽尹。永明二年,遷尚書左僕射,將軍如故。安民時屢啟密謀見賞,又善結尚書令王儉,故世傳儉啟有此授。尋上表以年疾求退,改授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將軍如故。四年,為安東將軍、吳興太守,常侍如故。卒官,年五十八。賻錢十萬,布百匹。

吳興有項羽神護郡聽事,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必須祀以軛下牛。安民奉佛法,不與神牛,著屐上聽事。又於聽上設八關齋。俄而牛死,葬廟側,今呼為"李公牛冢"。及安民卒,世以神為祟。詔曰:"安民歷位內外,庸績顯著。忠亮之誠,每簡朕心。敷政近畿,方申任寄。奄至殞喪,痛傷於懷。贈鎮東將軍,鼓吹一部,常侍、太守如故,謚曰肅侯。"

王玄載,字彥休,下邳人也。祖宰,偽北地太守。父蕤,東莞太守。玄載解褐江夏王國侍郎、太宰行參軍。泰始初,為長水校尉。隨張永征彭城,台軍大敗,玄載全軍據下邳城拒虜,假冠軍將軍。官軍新敗,人情恐駭,以玄載士望,板為徐州刺史、持節、監徐州豫州梁郡軍事、寧朔將軍、平胡中郎將,尋又領山陽、東海二郡太守。五年,督青、兗二州刺史,將軍、東海郡如故。七年,復為徐州,督徐兗二州、鍾離太守,將軍、郎將如故。遷左軍將軍。仍為寧朔將軍、歷陽太守,改持節、都督二豫、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太守如故。遷撫軍司馬。出為持節、督梁南北秦三州軍事、冠軍將軍、西戎校尉、梁秦二州刺史。進號征虜將軍。尋徙督益寧二州、益州刺史、建寧太守,將軍、持節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