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張齊,字子向,馮翊郡人。少有膽氣。初事荊州司馬垣歷生,歷生酗酒,遇下嚴酷,不禮之。及吳郡張稷為荊府司馬,齊復從之,甚見重,以為腹心。齊盡心事稷,稷為南兗州,擢為中兵參軍。梁武帝起兵,東昏征稷歸,都督宮城諸軍事。齊夜引珍國就稷,齊手自執燭定謀。明旦與稷、珍國即東昏於殿內,齊手殺焉。武帝受禪,封齊安昌侯,位歷陽太守。齊手不知書,目不識字,在郡清整,吏事甚修。

天監四年,魏將王足攻蜀,圍巴西,帝以齊為輔國將軍救蜀,未至,足退。齊進戍南安,遷郡西太守。初,南鄭沒於魏,乃於益州西置南梁州。州鎮草創,皆仰益州取足。齊上夷獠義租,得米二十萬斛。十一年,進假節,督益州外水諸軍。齊在益部累年,討擊蠻獠,身無寧歲。其居軍中,能身親勞辱,與士卒同勤苦,自頓舍城壘,皆委曲得其便。調給衣糧資用,人無睏乏。既為物情所歸,蠻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於庸、蜀。巴西郡居益州之半,又當東道衝要,刺史經過,軍府遠涉多窮匱。齊緣路聚糧食,種蔬菜,行者皆取給焉。歷南梁州刺史。遷信武將軍、征西鄱陽王司馬、新興、永寧二郡太守,未發卒,謚曰壯。

論曰:宋氏將季,亂離日兆,家懷逐鹿,人有異圖。高帝觀釁深視,將符興運。李安人、戴僧靜、桓康、焦度、曹武、呂安國、周山圖、周盤龍、王廣之等,或早見誠款,或備盡心力,或受委方面,或功成麾下,其所以自致榮寵,夫豈徒然?"蓋亦驗人心之有歸,樂推之非妄也。《語》云:"勇而無禮則亂。"觀夫奉叔取進之道,不亦幾於亂乎!其致屠戮,亦其宜矣。珍國明鏡雖在,而斷金莫驗,報罵之義,理則宜然,台輔之冀,其何爽也!張齊人位本下,志望易充,績宣所蒞,其殆優也。

《南史》 唐·李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