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應帝王第七

應帝王第七 郭云:“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 正郭說非。“帝王”二字,須活看。如徐無鬼篇“雞□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之帝、德充符篇“而王先生”之王,若作實字詁之,則所謂應帝王者,言修道養氣之功,至乎其極,與帝王之義相應,蓋寓言也。如謂非寓言,而實言上古帝王治天下之道,上古之治天下者,莫過於伏羲、神農、黃帝。伏羲畫八卦,作甲子,教市易,結繩而為網罟;神農作耒耜,教稼穡,嘗百草;黃帝製衣裳,造宮室,作五兵營陣,半生征討,致肌色皯□,五情爽惑:皆為任知任事之尤者也。如篇中所言以己為牛馬,游心於無,不知誰何,食豕如人,塊然獨以形立,無為事任,無為知主,而謂執此道以治天下,可臻羲、黃之盛,雖擅龍、施之辯,亦不能言其理矣。惟視為修道養氣之寓言,則圓通無礙。蓋帝王者,寓言乎篇中之 “太沖”。太沖為陰陽二氣集合成和之名,和則德之實也。繕性篇云:“夫德,和也。”德充符篇云:“德者,成和之修也。”又云:“和豫通。”呂氏春秋云:“ 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往則通矣。”管子兵法篇:“通德者王。”是以王寓言和豫通而為太沖也。說文云:“ 帝者,諦也。”“諦者,審也。”書堯典傳,其疏云: “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篇中“鯢桓之審為淵”,喻修道者所養之氣,審諦於集虛而為太沖也。故“鯢桓之審”一段,可作“帝”字之解義,而“帝王”二字,即太沖之寓言也。則陽篇云:“陰陽,氣之大。”陰陽沖和,故謂太沖。太,大也。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此處蓋以王寓太沖之大也。且也,太沖為修道養氣之極,帝王為天下人民之極;太沖虛,為氣所集,帝王尊,為人民所歸;太沖莫勝,帝王之勢亦莫勝。故特寓之以題篇也。極則無複可言,故內篇即以此而 終焉。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見齊物論。 補天地篇:“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武按:“知 ”字為篇中骨幹,通貫全篇,故首為揭出,而結之以“ 無為知主”。本節之以己為馬牛,三節之遊淡,合漠,順自然,四節之游於無有,五節之不知誰何,食豕如食人,末節之渾沌,皆不為知主也。本節之藏仁要人,二節之經式義度,四節之物徹疏明,五節之神巫預知,末節之倏、忽鑿竅,皆為知主也。知北游篇黃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據此,可曉然於本篇知與不知之義矣。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一〕。釋文:“屍子云:‘蒲衣八歲,舜讓以天下。'崔云:‘ 即被衣,王倪之師也。'淮南子曰:‘齧缺問道於被衣〔二〕。'”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而,汝。有虞氏不及泰氏。成云: “泰氏,即太昊伏羲也。” 補淮南覽冥訓“然猶未及虙戲氏之道也”,其下云:“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語意與此同。虙戲,古通伏羲。成謂泰氏即伏羲,蓋本此也。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崔云:“懷仁心以結人也。”宣云:“非人者,物也。有心要人,猶系於物,是未能超出於物之外。” 補徐無鬼篇:“馳其形性,潛之萬物。”此之藏仁要人,馳其形性也;未始出於非人,潛之萬物也。泰氏,其臥徐徐,其覺於於,司馬云:“徐徐,安穩貌。於於,無所知貌。”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成云:“或馬或牛,隨人呼召。”  補天道篇老子曰:“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呼牛呼馬,名也。名者,人為也,非真也。故逍遙篇雲“聖人無 名 ”。馬牛也者,物也。然秋水篇雲“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是人亦物也。德充符篇雲“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也”,列子黃帝篇雲“和者大同於物”,佛書之“無差別心”,“無我相”,“無眾生相”,均此義也。其知情信,成云:“率其真知,情無虛偽。” 補秋水篇“是信情乎”,成云:“ 信,實也。”此言其知之情為實。實者,真也。知真,故所得亦真,與下句為一氣。其德甚真,郭云:“任其自得,故無偽。”而未始入於非人。” 宣云:“渾同自然,毫無物累,未始陷入於物之中。” 補至人和同萬物,而非入也。入之雲者,馳其形性,凝滯於物,而心為之累者也。此段重在知、德、性、真四字。雖自以為馬牛,然有一真我在,是為真德。彼懷仁要人,純出人為之偽,其知非信,雖曰得人,非真得也。

〔一〕“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據王氏原刻及集釋本補。

〔二〕王氏引釋文,據王氏原刻補。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 ”李云:“日中始,人姓名,賢者也。 ”崔本無“日”字,云:“中始,賢人也。”俞云:“ 日〔一〕猶言日者也。義見左文七年、襄二十六年、昭七年、十九年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司馬云:“出,行也。 ”王念孫云:“經式義度,皆謂法也。義讀為儀,古字通。” 正焦竑云:“經之式,義之度,皆所以正人。 ”林雲銘云:“經常之法式,義理之制度,如三綱五常,皆所以正人也。”二說義並如字讀,非不可通。天下篇云:“以義為理。”林說“義理”字亦合,似不必改讀。天運篇云:“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如“ 義”“法”互易,則為“禮法義度”,義亦無所出入,足證改“儀”之不必矣。且“義”字於此處最適。釋名:“義,裁製事物使各宜也。”說文“度,法制也”,亦有裁製義。上文“以己出”,獨裁也;下文“人孰敢不聽”,以其獨裁而懼之也。上節藏仁以要人,此則出法以制人,其治更出有虞氏之下。必如是,然後與上節不復。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曰:“是欺德也。成云:“以己制物,物喪其真,是欺誑之德,非實道。” 補反映上文“其德甚真”句。 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涉海而鑿為河。 補說文:“涉,徒行厲水也。”徒行涉海,非惟不達,且必陷溺矣。鑿河所以通海,今涉海以鑿河,是倒道而行也,為下“正而後行”之反喻。而使□負山也。 補此非□力所能也,為下“確乎能其事者”之反喻。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用法,是治外也。正而後行,正其性而後行化。 補言不治外而正內。德充符篇:“正生以正眾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李云:“確,堅也。”宣云:“不強人以性之所難為。”  正言不強人以力之所不能為,如使□負山之類也。天地篇:“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二〕舉而不失其能。”文子自然篇:“故聖人舉事,未嘗不因其資而用之也。有一功者處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勝其任,即舉者不重也;能稱其事,即為者不難也。”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成云:“矰,網。鼷鼠,小鼠。神丘,社壇。”宣云:“物尚有知如此。” 補釋文: “矰,則能反。鼷音兮。熏,香雲反。”而曾二蟲之無知!”曾是人之無知。不如二蟲乎! 補言出己私意,立法制人。二蟲猶知避害,曾是人不如二蟲,而不知避為治者之法網乎!此答“孰敢不聽而化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