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應帝王第七



〔一〕“以”上原有“可”字,據王氏原刻及集釋本刪。

〔二〕“入”原誤“久”,據王氏原刻及集釋本改。

〔三〕“而”原誤“與”,據王氏原刻改。

〔四〕“知”原誤“如”,據王氏原刻改。

無為名屍,成云:“屍,主也。無為名譽之主。” 正注中“譽”字當刪。名以知生,無為知主,則凡為知所生之名,皆無為之屍,不限於譽也。文子符言篇此四語作老子說。此句總結篇中各“名 ”字。無為謀府,無為謀慮之府。 補德充符篇“聖人不謀,惡用知”?故謀出於知。 無為事任,郭云:“付物使各自任。” 補應上“於事無與親”。無為知主。釋文:“知音智。”成云:“不運智以主物。” 正成說非。言不為知主,非言不為物主也。此句重要,為上三句之主,兼總結篇中“知”字。如藏仁,出法,胥巫之技,倏、忽之鑿,皆主知也。主知則勞神怯心,不應帝王矣。知應如字。體盡無窮,體悟真源,冥會無窮。 正體非“體悟”之體,乃上“未既其實”之實也。既,盡也。“體盡無窮”,即既其實也。總結 “出六極之外”,“處壙埌之野”,“立於不測”,“合氣於漠”,“太沖莫勝”各句。而遊無朕,崔云:“ 朕,兆也。”成云:“朕,跡也。晦跡韜光,故無朕。 ” 補總結“乘莽眇之鳥”,“遊無何有之鄉”、“游心於淡”、“游於無有”各句。盡其所受於天,而無見得,全所受於天,而無自以為得之見。 補功蓋天下,化貸萬物,不出其宗,即盡其所受於天也。無容私,似不自己,民弗恃,神巫無得而相,即無見得也。亦虛而已。郭云: “不虛,則不能任群實。” 補道無名無形,虛也。老子最精要之語曰“致虛極”,本書最精要之語曰“道集於虛”,曰“氣者,虛而待物者也”。蓋心不虛,則氣不集而神不凝,何能合和為太沖而成道?故老、莊千言萬語,亦虛而已;本篇四“無為”,亦虛而已。故此句不僅收結本篇及本書,即謂收結黃、老、莊、列一切言語,亦無不可。至人之用心若鏡,郭云:“鑒物而無情。” 補總結篇中“心”字。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成云:“將,送也。物感斯應,應不以心,既無將、迎,豈有情於隱匿哉!” 補文子符言篇:“來者不迎,去者不將。”故成訓將為送。此二句,承“鏡”字說。淮南原道訓:“夫鏡水之於形接也,不設知故,而方圓曲直弗能逃也。” 前漢書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夫不設知故,即不將不迎,上所謂“亦虛而已”也。方圓曲直不可以形逃,即應而不藏也。故能勝物而不傷。成云:“用心不勞,故無損害。”此段正文。 補文子真誠篇:“是故聖人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萬物不傷。”淮南覽冥訓:“故聖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萬化而無傷。”武按:勝音升,說文“任也”。言能勝任物來取照而不致傷也。世說袁羊曰“何嘗見明鏡疲於屢照”,頗可證明斯義。此處喻聖人之心虛,不屍名,不府謀,不任事,不主知,物來順應,故萬化而無傷也。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簡文云:“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神 速〔一〕譬有為,合和譬無為。”崔云:“渾沌,無孔竅也。” 補釋文:“倏音叔。渾,胡本反。沌,徒本反。渾沌,李雲‘清濁未分也'。”武按:此節設喻明不為知主之義。蓋渾沌為不為知主之正面,倏、忽鑿竅,則其反面也。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補渾沌未始出其宗,與之虛而委蛇。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補渾沌之無竅,以道言之,即養生主篇所謂“官知止而神欲行”也。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郭云:“ 為者敗之。”此段喻意。

〔一〕“神速”,原作“倏忽”,據釋文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