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四十九



五十二年,與千叟宴,賜賚有加。頃之,以病乞休,溫旨慰留。越二年,復以為請,且言母喪未葬,許給假二年,賜詩寵行。五十六年,還朝,累疏乞罷,上以大學士王掞方在告,暫止之。五十七年,卒,年七十七,遣恆親王允祺奠醊,賜金千兩,諡文貞。使工部尚書徐元夢護其喪歸,復諭閣臣:“李光地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雍正初,贈太子太傅,祀賢良祠。

弟光坡,性至孝,家居不仕,潛心經術。子鍾倫,舉人,治經史性理,旁及諸子百家,從其叔父光坡治三禮,於周官、禮記尤精,稱其家學。從子天寵,進士,官編修,有志操,邃於經學,與弟鍾僑、鍾旺俱以窮經講學為業。鍾僑進士,官編修,督學江西,以實行課士,左遷國子監丞。鍾旺,舉人,授中書,充性理精義纂修官。

論曰:聖祖崇儒重道,經筵講論,孜孜聖賢之學,朝臣承其化,一時成為風氣。裔介久官台諫,數進讜言,為憂盛危明之計,自登政府,柴立不阿,奉身早退,有古大臣之風。賜履剛方鯁直,疏舉經筵,冀裨主德,庶乎以道事君者歟?光地易攵歷中外,得君最專,而疑叢業集,委蛇進退,務為韜默。聖祖嘗論道學不在空言,先行後言,君子所尚。夫道學豈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