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五十

王弘祚 姚文然 魏象樞 朱之弼 趙申喬

王弘祚,字懋自,雲南永昌人。明崇禎三年舉人。自薊州知州遷戶部郎中,督餉大同。順治元年,授岢嵐兵備道。總督吳孳昌以弘祚籌畫軍餉,請仍留大同。二年,以總督李鑒薦,仍授戶部郎中。中原初定,圖籍散佚。弘祚聰強習掌故,戶部疏請修賦役全書,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謂:“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裁定賦役,一準萬曆間法例,晚末苛細巧取,盡芟除之,以為一代程式。三年,加太僕寺少卿。六年,遷太僕寺卿,仍領郎中。

十年,擢戶部侍郎。時雲、貴尚為明守,孫可望據辰州。弘祚請於江南、江西、湖廣豐稔之地,采米穀、儲糧餉為進取計。又言:“黔國公沐天波世守雲南,得民心,其僚屬有散處江寧者,宜令往招天波為內應。貴州九股黑苗,自都勻、黎平遠及慶遠、靖州,近為可望蹂躪,宜加意撫綏,俾令歸化。冠服異制,勿驟更易。”上以所言足助撫剿,下經略大學士洪承疇採行。

十一年,給事中郭一鶚劾弘祚修賦役全書逾久未成,弘祚疏辨,一鶚復劾其巧飾。下部議,以各省冊報稽遲,弘祚不舉劾,論罰俸。十二年,疏請禁有司私派累民、將領冒名領餉,皆下部議行。十三年,以河西務鈔關員外郎朱世德徵稅不如額,援赦請免議,坐降三級,命留任。十五年,賦役全書成,敘勞,還所降級。考滿,蔭子。尋擢尚書,加太子少保。命同大學士巴哈納等校訂律例。十六年,進太子太保。

雲南平,迭疏上善後諸事,請開鄉試,慎署員,設重鎮,稽丁田,恤士紳,撫土司,寬新政。既,又疏言司道宜久任,州縣宜部選,投誠宜解散,荒殘宜軫恤,爐座宜多設。弘祚聞父母喪,疏乞解官奔赴,命在任守制。逾月,命出視事。十八年,聖祖即位,疏請歸葬,許之。鏇諭促還朝。

康熙三年,授刑部尚書,尋復還戶部。四年,星變地震,求直言。弘祚疏言:“異星見,天失其常;地震,地失其常。挽回天地之變,首在率循人事之常。”漕糧自通州運京師,或謂水次支散,可省轉搬費。弘祚持不可,謂:“水次支散,受者艱負戴。必減直而售,則米狼戾在外。京倉頒給雖有糶者,顆粒皆在都下。根本至計,不宜以小利遽變。”又有議盡裁州縣存留與變漕糧官運為商運者,固爭不得,具疏上之,卒如弘祚議。

六年,用輔政大臣鼇拜議,戶部增設滿尚書,以授瑪爾賽,與弘祚齟齬。七年,戶部失察書吏假印盜帑,大學士班布爾善獨罪弘祚,坐奪官。八年,鼇拜得罪,起弘祚兵部尚書。九年,以老乞休,命馳驛歸里,食原俸。弘祚中道疾作,僑居江寧。念未終事父母,輯永思錄,自號曰思齋。十一年,疏辭俸,諭曰:“卿在官著有勞績,引年乞休,賜祿頤養,毋固辭。”十三年,卒,賜祭葬,謚端簡。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禎十六年進士,改庶吉士。順治三年,以安慶巡撫李猶龍薦,授國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禮科給事中。六年,疏請“敕撫、按、道恩詔清理刑獄,勿任有司稽玩。條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許專疏上陳”。又請重定會試下第舉人選用例,以廣任使。又言:“直隸與山東、河南接壤,盜賊竊發,東西竄匿,難於越境追捕。請改保定巡撫為總督,轄直隸、山東及河南懷慶、衛輝、彰德三府。”又請敕各省督撫勿濫委私人署州縣官。諸疏皆下部議行。尋轉工科。

八年,世祖親政,疏請令都察院甄別各省巡按,下部院會議,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歲,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請災地漕米改折,視災重輕定折多寡。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銀,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運輕,其弊不一。請敕漕臣密察嚴劾。”上並採納。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當鎖禁,得旨允行。遷兵科都給事中,乞歸養。

康熙五年,起補戶科給事中。六年,疏言:“四川、湖廣諸省官吏,借殿工采木,搜取民間屋材、墓樹,宜申飭禁止。”又言:“採買官物,其由官發價者,如有駁減餘銀,例貯司庫。若價出自民,餘銀宜還之民間。”又言:“案牘煩冗滋弊,一部可逕結之事,即應一部逕結;一疏可通結之事,即應一疏通結。若各省錢糧考成已報完者,部臣宜於議覆時即予開復。”均如所請。九年,考滿內升,命以正四品頂帶食俸任事。故事,給事中內升,還籍候補。留任自文然始。文然與魏象樞皆以給事中敢言負清望,號“姚魏”。十年,兩江總督麻勒吉坐事逮詣京師,仍用鎖系例。文然復上疏論之,上諭:“自後命官赴質,概免鎖系,著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