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七十六



上命通察湖廣積欠錢糧,都計銀三十餘萬,令與巡撫馬會伯、王國棟同董其事。逾年,報湖南已完六萬有奇,湖北已完八萬有奇。尋察出沔陽積欠內為官侵役蝕包攬未完者三萬有奇,其實欠在民者三萬二千有奇。上以沔陽常被水,民欠命予豁除。七年,邁柱疏請以湖廣額徵丁銀攤入地糧,從之。邁柱督湖廣數年,聲績顯著。他所區畫,如以漢陽通判移漢口,荊州通判移沙市。又裁施州、大田二衛所,合為縣曰恩施,復請改為府,曰施南,設縣四,曰宣恩、來鳳、鹹豐、利川。宜昌既為府,設附郭縣曰東湖,又以歸州及所領長陽、興山、巴東諸縣隸焉。道州及寧遠、永明、江華諸縣鄰廣西,請以永州同知移江華,並分設游擊、守備,調駐兵千五百,與廣西桂臨營月三次會哨。永順、保靖、桑植三營新立,月餉給米折,永順石折一兩,保靖、桑植石折八錢,以苗疆米貴,不與他營同。上悉如所請。

十三年,召拜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乾隆元年,兼管工部。二年,以病乞解任。三年,卒,賜祭葬,諡文恭。

同時督撫入為大學士者,又有白潢、趙國麟。

潢,字近微,漢軍鑲白旗人。初授筆帖式,考授內閣中書,遷侍讀。授福建糧驛道僉事,以父憂去官。服闋,除山東登萊青道僉事,遷貴州貴東道參議。以巡撫劉蔭樞薦,就遷按察使。潢操守廉潔,聞於聖祖,擢湖南布政使。未上官,會蔭樞以請緩西師,命詣軍前察視,潢護貴州巡撫。貴州山多田少,諸鎮營兵餉米,於徵米諸州縣支發。以運道艱阻,改徵折色,遲至次年春夏,米值昂不足以糴。諸驛例設夫百、馬四十五,而巡撫以下私函付驛,謂之便牌,役夫至數百。潢奏請兵米於藩庫借支,州縣徵解歸項,並檄諸驛禁便牌。兵民困皆蘇。又以貴州僻遠,官於外,商於外,皆不肯歸,潢奏請勒限回籍。貴州民初以為不便,久之文物漸盛,乃思潢惠焉。

蔭樞還貴州,調潢江西。入覲,至熱河謁上,即擢江西巡撫。潢革諸州縣漕節陋例,並令火耗限加一,舊加至三四者,悉罷除之,不率者奏劾。湖口關地險港窄,潢度關右武曲港山勢開闊,可容千艘,乃濬江口,建草壩,使估舟得聚泊。建亭頌潢德。會城西南有袁、贛二江,至臨江合流,舊有堤久圮,春夏水發,往往壞田廬。潢奏請重建,九閱月而成。民自是無水患,號為白公堤。五十九年,奏請補京職,授戶部侍郎。擢兵部尚書。六十一年,世宗即位,命協辦大學士。尋授文華殿大學士。疏辭,不許。充聖祖實錄總裁。雍正三年,以疾乞解任,許之。

潢撫江西時,南昌、吉安、撫州、饒州四府舊有落地稅千三百兩有奇,設大使徵收。潢以官役苛徵,令停收。巡撫、司道公捐代納,偽編納稅人名冊報部,王企崝、裴幰度代為巡撫,皆如潢例。及汪漋至,以其事聞,且請裁大使。上曰:“國家經制錢糧,豈可意為增減?若此稅不當收,潢當請豁免,何得以公捐代完,沽名邀譽?”下部議,奪潢官。漋亦坐左遷,稅如舊例徵收。乾隆二年,潢卒,命還大學士銜。

國麟,字仁圃,山東泰安人。祖瑗,手書春秋內外傳,史、漢蒙文授之。篤志於學,以程、朱為宗。康熙四十五年進士。五十八年,授直隸長垣知縣。當官清峻,以禮導民,民戴如父母。世宗聞其賢,雍正二年,擢永平知府。三遷福建布政使,調河南。擢福建巡撫,調安徽。御史蔣炳奏請州縣徵收錢糧,依部頒定額,刊印由單,申布政使覈發。國麟以安徽通省數百萬由單由司覈發,恐誤徵收,疏請停止。內閣學士方苞疏言:“常平倉穀原定每年存七糶三,南省地卑濕,應令因地制宜。”下督撫詳覈。國麟疏言:“安徽所屬州縣濱江湖者,當改糶半存半,他州縣仍循舊例。”並下部議行。乾隆三年,擢刑部尚書,調禮部,兼領國子監。四年,授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六年,御史仲永檀疏劾內閣學士許王猷邀九卿至京師民俞長庚家弔喪,國麟亦親往,下王大臣勘不實。國麟乞引退,上留之。俄,給事中盧秉純復論國麟當上舉永檀疏面詰,陽若不知,出告其戚光祿寺卿劉藩長,藩長被命休致;國麟又告以為侍郎蔣炳所劾。上命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召國麟及藩長相質,藩長力辯。上命毋深究,令鄂爾泰、張廷玉諭國麟引退。國麟疏未即上,上降詔詰責,左授禮部侍郎。七年,擢尚書。國麟乞引退,不許。逾數月,復以請,上不悅,命奪官,在鹹安宮效力。八年,乃許其還里。十五年,詣京師祝上壽,賜禮部尚書銜。明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