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演義》第七十回 聞國喪長悲國士 護慈駕轉忤慈顏


九月二十九日,皇太后皇上,安抵京城西北門,恭王弈,率同王大臣等,出城迎接,跪伏道旁。當由安太監傳旨,令恭王起來。恭王謝恩起身,隨鑾輿入城,載垣、端華,左右四顧,見城外統是軍營駐紮,兩宮經過時,都俯伏行禮,不由的心中忐忑。只因梓宮尚未到京,想一時沒有變動,便各回原邸安宿一宵。翌晨起來,剛思入朝辦事,忽見恭王弈,大學士桂良、周祖培,帶了侍衛數十名,大著步進來。載垣接著便問何事?弈道:“有旨請怡王解任。”載垣道:“我奉大行皇帝遺命,贊襄皇上,那個令我解任?”弈道:“這是皇太后皇上諭旨,你如何不從?”正在爭論,端華亦走入廳來,約載垣同去入朝,見了弈、載垣兩人相爭,還不知是何故,只見弈對著他道:“鄭王已到,真正湊巧,免得本邸往返。現奉諭旨,著怡、鄭二王解任!”端華嗤的一笑,隨道:“上諭須要我輩擬定,你的諭旨,從哪裡來的?”弈取出諭旨,令二人瞧閱。二人不暇讀旨,先去瞧那鈐印。但見上面鈐著御寶,末後是“同道堂印”四字。載垣問此印何來?弈道:“這是大行皇帝彌留時,親給兩宮皇太后的。”載垣、端華齊聲道:“兩位太后,不能令我等解任。皇帝沖幼,更不必說。解任不解任,由我等自便,不勞你費心!”弈勃然大憤道:“兩位果不願接旨么?”兩人連說:“無旨可接。”弈道:“御寶不算,有先皇帝遺傳的‘同道堂印’,也好不算么?”弈此時,也只知太后了。喝令侍衛將兩人拿下。後人有詩詠同道堂璽印道:
北狩經年蹕路長,鼎湖弓劍望灤陽;
兩宮夜半披封事,玉璽親鈐同道堂。
畢竟兩人被拿後,如何處置,且至下回續敘。

以國士待我,當以國士報之,曾公之意,殆亦猶是。若載垣、端華、肅順輩,以宗室懿親,不務安邦,但思擅政,何其跋扈不臣若此?無莽操才,而有莽操之志,卒之弄巧成拙,反受制於婦人之手,寧非可媿?惟慈禧心性之敏,口給之長,計慮之深,手段之辣,於本回中已嶄然畢露。吳道子摹孔子像,道貌如生,作者殆亦具吳道子之腕力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