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衛子夫立為皇后,後弟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封為長平侯。四子,長子伉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貴幸。其三弟皆封為侯,各千三百戶,一曰陰安侯,一【索隱】:名不疑。地理志縣名,屬魏郡。【正義】:括地誌云:“陰安故城魏州頓丘縣北六十里也。”二曰發乾侯,【索隱】:名登。地理志縣名,屬東郡。【正義】:括地誌云:“發乾故城在博州堂邑縣西南二十三里。”三曰宜春侯,【索隱】:名伉。地理志宜春,縣名,屬汝南。【正義】:括地誌云:“宜春故城在豫州汝陽縣西六十七里。”貴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是時平陽主寡居,當用列侯尚主。主與左右議長安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柰何用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將軍姊為皇后,三子為侯,富貴振動天下,主何以易之乎?”於是主乃許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詔衛將軍尚平陽公主焉。
褚先生曰:丈夫龍變。傳曰:“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丈夫當時富貴,百惡滅除,光耀榮華,貧賤之時何足累之哉!
武帝時,幸夫人尹婕妤。【索隱】:韋昭雲“婕,承;妤,助也”。一雲“美好也”。聲類雲幸也,字亦從女。漢舊儀雲“皇后為婕妤下輿,禮比丞相也”。邢夫人號娙娥,【索隱】:服虔雲“娙音近妍”。徐廣音五耕反。鄒誕生音莖。字林音五經反。說文雲“娙,長也,好也”。許慎雲“秦晉之間謂好為娙”。又方言曰“美貌謂之娥”。漢舊儀雲“娙娥秩比將軍、御史大夫”。眾人謂之“娙何”。娙何秩比中二千石,【索隱】:按:崔浩雲“中猶滿也。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斛”。又漢官儀雲“中二千石俸月百八十斛”。容華秩比二千石,【索隱】:按:二千石是郡守之秩。漢官儀雲“其俸月百二十斛”。又有真二千石者,如淳雲“諸侯王相在郡守上,秩真二千石”。漢律真二千石俸月二萬。按是二萬斗也,則二萬斗亦是二千石也。崔浩雲“列卿已上秩石皆正二千石”。按此則是真二千石也。其雲中二千石,亦不滿二千,蓋千八九百耳。此崔氏之說,今兼引而解之。婕妤秩比列侯。常從婕妤遷為皇后。
尹夫人與邢夫人同時並幸,有詔不得相見。尹夫人自請武帝,原望見邢夫人,帝許之。即令他夫人飾,從御者數十人,為邢夫人來前。尹夫人前見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對曰:“視其身貌形狀,不足以當人主矣。”於是帝乃詔使邢夫人衣故衣,獨身來前。尹夫人望見之,曰:“此真是也。”於是乃低頭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諺曰:“美女入室,惡女之仇。”
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士不必賢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美女者,惡女之仇。豈不然哉!
鉤弋夫人【索隱】:按:夫人姓趙,河間人。漢書雲“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乃使使召之。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幸,號曰拳夫人。後居鉤弋宮,號曰鉤弋夫人”。列仙傳雲“發手得一玉鉤,故號焉”。漢武故事雲“宮在直城門南”。廟記雲“宮有千門萬戶,不可記名也”。【正義】:括地誌云:“鉤弋宮在長安城中,門名堯母門也。”姓趙氏,【索隱】:按漢書,昭帝即位,追尊太后父趙父為順成侯。河間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時,年五歲耳。【集解】:徐廣曰:“武帝崩年正七十,昭帝年八歲耳。”【索隱】:按:徐廣依漢書,以武帝年七十崩,崩時昭帝年八歲。此褚先生之記。漢書雲“元始三年,昭帝生”,誤也。按:元始當為太始。
衛太子廢後,未復立太子。而燕王旦上書,原歸國入宿衛。武帝怒,立斬其使者於北闕。
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雲陽宮。【索隱】:按:三輔故事雲“葬甘泉宮南。後昭帝起雲陵,邑三千戶”。漢武故事雲“既殯,香聞十里,上疑非常人,發棺視之,無屍,衣履存焉”。【正義】:括地誌云:“雲陽宮,秦之甘泉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黃帝以來祭圜丘處也。”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正義】:括地誌云:“雲陽陵,漢鉤弋夫人陵也,在雲陽縣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鉤弋趙婕妤,昭帝之母,齊人,姓趙。少好清靜,六年臥病,右手卷,飲食少。望氣者雲‘東北有貴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鉤,後生昭帝。武帝末年殺夫人,殯之而屍香一日。昭帝更葬之,棺但存絲履也。宮記雲‘武帝思之,為起通靈台於甘泉,常有一青鳥集台上往來,至宣帝時乃止’。”封識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