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招致賓客,以相傾奪,輔國持權。
春申君為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餘萬。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索隱】:按:年表雲八年取魯,封魯君於莒,十四年而滅也。以荀卿為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彊。
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夸楚,為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莊襄王立,以呂不韋為相,封為文信侯。取東周。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集解】:徐廣曰:“始皇六年。”而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客有觀津人硃英,【正義】:觀音館。今魏州觀城縣也。謂春申君曰:“人皆以楚為彊而君用之弱,其於英不然。先君時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黽隘之塞在申州。黽音盲也。不便;假道於兩周,背韓、魏而攻楚,不可。今則不然,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其許魏割以與秦。秦兵去陳百六十里,【集解】:徐廣曰:“在許東南。”臣之所觀者,見秦、楚之日斗也。”楚於是去陳徙壽春;而秦徙衛野王,作置東郡。【正義】:濮、滑州兼河北置東郡。濮州本衛都,而徙野王也。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吳,行相事。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久毋寵。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已而謁歸,故失期。還謁,春申君問之狀,對曰:“齊王使使求臣之女弟,與其使者飲,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對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曰:“可。”於是李園乃進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知其有身,李園乃與其女弟謀。園女弟承間以說春申君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將更立兄弟,則楚更立君後,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為王后。楚王貴李園,園用事。
李園既入其女弟,立為王后,子為太子,恐春申君語泄而益驕,陰養死士,欲殺春申君以滅口,而國人頗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硃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正義無望謂不望而忽至也。又有毋望之禍。【索隱】:周易有無妄卦,其義殊也。今君處毋望之世,【正義】:謂生死無常。事毋望之主,【正義】:謂喜怒不節也。安可以無毋望之人乎?”【正義】:謂吉凶忽。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餘年矣,雖名相國,實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當國,如伊尹、周公,王長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稱孤而有楚國?此所謂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禍?”曰:“李園不治國而君之仇也,【索隱】:言園是春申之仇也。戰國策作“君之舅也”,謂為王之舅,意異也。不為兵而養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園必先入據權而殺君以滅口。此所謂毋望之禍也。”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人?”對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園必先入,臣為君殺李園。此所謂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園,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硃英【索隱】:硃亥。即上之硃英也。作“亥”者,史因趙有硃亥誤也。知言不用,恐禍及身,乃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