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高端叔《論語傳》一卷

真德秀《論語集編》一十卷

魏了翁《論語要義》一十卷

右《論語》類七十三部,五百七十九卷。(王居正《論語感發》以下不著錄八部,八十二卷)

《周公諡法》一卷(即《汲冢周書·諡法篇》)

班固《白虎通》十卷

沈約《諡法》十卷

賀琛《諡法》三卷

晉陽方《五經鉤沈》五卷

王彥威《續古今諡法》十四卷

劉迅《六經》五卷

《春秋諡法》一卷(即杜預《春秋釋例·諡法篇》)

陸德明《經典釋文》三十卷

馬光極《九經釋難》五卷

章崇業《五經釋題雜問》一卷

僧十朋《五經指歸》五卷

蘇鶚《演義》十卷

劉餗《六說》五卷

《兼講書》五卷

《授經圖》三卷

胡旦《演聖通論》六十卷

劉敞《七經小傳》五卷

黃敏求《九經余義》一百卷

丘光庭《兼明書》三卷

李肇《經史釋題》二卷

顏師古《刊謬正俗》八卷

李涪《刊誤》二卷

《九經要略》一卷

《敘元要略》一卷

《諡法》三卷

《六家諡法》二十卷(范鎮、周沆編)

程頤《河南經說》七卷

又《五言集解》三卷

蘇洵《嘉祐諡法》三卷

《皇祐謚錄》二十卷

楊會《經解》三十三卷

劉彝《七經中義》一百七十卷

蔡攸《政和修定諡法》八十卷

楊時《三經義辨》十卷

王居正《辨學》七卷

鄭樵《諡法》三卷

李舜臣《諸經講義》七卷

張九成《鄉黨少儀鹹有一德論孟子拾遺》共一卷

張載《經學理窟》三卷

項安世《家說》十卷

《附錄》四卷

黃乾《六經講義》一卷

《六經疑難》十四卷(不知作者)

許奕《九經直音》九卷

又《正訛》一卷

《諸經正典》十卷

《論語尚書周禮講義》十卷

楊甲《六經圖》六卷

林觀過《經說》一卷

戴勛《西齋清選》二卷

葉仲堪《六經圖》七卷

俞言《六經圖說》十二卷

張貴謨《泮林講義》三卷

周士貴《經括》一卷

游桂《經學》十二卷

《九經經旨策義》九卷(不知作者)

姜得平《詩書遺意》一卷

沈貴瑤《四書要義》七篇

張九成《中庸大學孝經說》各一卷

又《四書解》六十五卷

張綱《六經辨疑》五卷

又《確論》十卷

李燾《五經傳授》一卷

王應麟《六經天文編》六卷

陳應隆《四書輯語》四十卷

劉元剛《三經演義》一十一卷(《孝經》、《論》、《孟》)

右經解類五十八部,七百五十三卷。(沈貴瑤《四書要義》以下不著錄九部,一百四十六卷、篇)

《爾雅》三卷(郭璞注)

孔鮒《小爾雅》一卷

楊雄《方言》十四卷

史游《急就章》一卷

劉熙《釋名》八卷

許慎《說文解字》十五卷

孫炎《爾雅疏》十卷

高璉《爾雅疏》七卷

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四十卷

又《說文解字韻譜》十卷

《說文解字通釋》四十卷

僧曇棫《補說文解字》三十卷

錢承志《說文正隸》三十卷

張揖《廣雅音》三卷

呂忱《字林》五卷

曹憲《博雅》十卷

顧野王《玉篇》三十卷

韋昭《辨釋名》一卷

王僧虔《評書》一卷

梁武帝《評書》一卷

千字文》一卷(梁周興嗣次韻)

顏之推《證俗音字》四卷

又《字始》三卷

虞荔《鼎錄》一卷

蕭該《漢書音義》三卷

陸法言《廣韻》五卷

唐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二十五卷

庾肩吾《書品論》一卷

陸德明《經典釋文》三十卷

又《爾雅音義》二卷

顏元孫《乾祿字書》一卷

李嗣真《書後品》一卷

《續古今書人優劣》一卷

王之明《述書後品》一卷

張懷瓘《書詁》一卷

又《評書藥石論》一卷

《六體論》一卷

《古文大篆書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