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書斷》三卷

顏真卿《筆法》一卷

又《韻海鑒源》十六卷

朱禹善《書評》一卷

又《有唐名書贊》一卷

林罕《字源偏傍小說》三卷

《金華苑》二十卷

張參《五經文字》五卷

李商隱《蜀爾雅》三卷

顏師古《急就篇注》一卷

虞世南《筆髓法》一卷

唐玄度《九經字樣》一卷

又《十體書》一卷

張彥遠《法書要錄》十卷

杜林岳《集備要字錄》二卷

王僧虔《圖書會粹》六卷

呂總《續古今書人優劣》一卷

蔡希宗《法書論》一卷

劉伯莊《史記音義》二十卷

裴瑜《爾雅注》五卷

僧守溫《清濁韻鈐》一卷

黃伯思《東觀餘論》二卷

竇儼《義訓》十卷

崔逢《玉璽譜》一卷(嚴士元重修,宋魏損潤色)

郭忠恕《佩觿》三卷

又《汗簡集》七卷

《辨字圖》四卷

《歸字圖》一卷

《正字賦》一卷

孫季昭《決疑賦》二卷

徐玄《三家老子音義》一卷

鄭文寶《玉璽記》一卷

《景德韻略》一卷(戚倫等詳定)

宋高宗《評書》一卷(亦名《翰墨志》)

邢昺《爾雅疏》十卷

歐陽融《經典分毫正字》一卷

沈立《稽正辨訛》一卷

唐耜《字說集解》三十冊(卷亡)

錢惟演《飛白書敘錄》一卷

周越《古今法書苑》十卷

祝充《韓文音義》五十卷

李舟《切韻》五卷

丘世隆《切韻搜隱》五卷

劉熙古《切韻拾玉》五卷

胡元質《西漢字類》五卷

陳天麟《前漢通用古字韻編》五卷

陳彭年等《重修廣韻》五卷

《韻詮》十四卷

僧師悅《韻關》一卷

丘雍《校定韻略》五卷

《韻選》五卷

《韻源》一卷

孫愐《唐韻》五卷

《天寶元年集切韻》五卷

釋猷智《辨體補修加字切韻》五卷

丁度《集韻》十卷

又《景祐禮部韻略》五卷

《墨藪》一卷(不知作者)

賈昌朝《群經音辨》三卷

夏竦《重校古文四聲韻》五卷

又《聲韻圖》一卷

司馬光《切韻指掌圖》一卷

又《類編》四十四卷

劉溫潤《羌爾雅》一卷

宋祁《摘粹》一卷

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六卷(又二卷)

句中正《雍熙廣韻》一百卷《序例》一卷

又《三體孝經》一卷

楊南仲《石經》七十五卷

又《三體孝經》一卷

燕誨《字傍辨誤》一卷

道士謝利貞《玉篇解疑》三十卷

《象文玉篇》二十卷

石懷德《隸書賦》一卷

褚長文《書指論》一卷

李訓《範金錄》一卷

《翰林隱術》一卷

荊浩《筆法》一卷

韋氏《筆寶兩字》五卷

徐浩《書譜》一卷

又《古蹟記》一卷

宋敏求《寶刻叢章》三十卷

劉敞《先秦古器圖》一卷

李行中《引經字源》二卷

朱長文《續書斷》二卷

王安石《字說》二十四卷

米芾《書評》一卷

又《寶章待訪集》一卷

呂大臨《考古圖》十卷

李公麟《古器圖》一卷

陸佃《爾雅新義》二十卷

《埤雅》二十卷

蔡京《崇寧鼎書》一卷

張有《復古編》二卷

《政和甲午祭禮器款識》一卷

王楚《鐘鼎篆韻》二卷

吳棫《韻補》五卷

董衡《唐書釋音》二十卷

竇莘《唐書音訓》四卷

《宣和重修博古圖錄》三十卷

趙明誠《金石錄》三十卷

又別本三十卷

薛尚功《重廣鐘鼎篆韻》七卷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十卷

張孟《押韻》十卷

許冠《韻海》五十卷

吳幵《童訓統類》一卷

鄭樵《石鼓文考》一卷

又《字始連環》二卷

《象類書》十一卷

《論梵書》三卷

《爾雅注》三卷

《書考》六卷

《通志六書略》五卷

郟升卿《四聲類韻》二卷

又《聲韻類例》一卷

《淳熙監本禮部韻略》五卷

劉球《隸韻略》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