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江與山《周禮秋官講義》一卷

馬希孟《禮記解》七十卷

《四先生中庸解義》一卷(程頤、呂大臨、游酢、楊時撰)

方愨《禮記解義》二十卷

王普《深衣制度》一卷

夏休《周禮井田譜》二十卷

《破禮記》二十卷

周燔《儀禮詳解》十七卷

李如圭《儀禮集釋》十七卷

史浩《周官講義》十四卷

鄭諤《周禮解義》二十二卷

黃度《周禮說》五卷

徐煥《周官辨略》十八卷

陳傅良《周禮說》一卷

徐行《周禮微言》十卷

易祓《周禮總義》三十六卷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二十三卷

又《大學章句》一卷

《或問》二卷

《中庸章句》一卷

《或問》二卷

《中庸輯略》二卷

《十先生中庸集解》二卷(朱熹序)

《三家冠婚喪祭禮》五卷(司馬光、程頤、張載定)

吳仁傑《禘祫綿蕞書》三卷

劉彝《周禮中義》十卷

張九成《中庸說》一卷

《大學說》一卷

戴溪《曲禮口義》二卷

《學記口義》二卷

司馬光《中庸大學廣義》一卷

錢文子《中庸集傳》一卷

胡銓《禮記傳》十八卷

又《周禮傳》十二卷

《二禮講義》一卷

倪思《中庸集義》一卷

汪應辰《二經雅言》二卷

張淳《儀禮識誤》一卷

俞庭椿《周禮復古編》三卷

黃乾《續儀禮經傳通解》二十九卷

又《儀禮集傳集注》十四卷

林椅《周禮綱目》八卷

《摭說》一卷

鄭景炎《周禮開方圖說》一卷

李心傳《丁丑三禮辨》二十三卷

鄭伯謙《太平經國書統集》七卷

鄭氏《三禮名義疏》五卷(不著名)

又《三禮圖》十二卷

《江都集禮圖》五十卷

《三禮圖駁議》二十卷

《儀禮類例》十卷

《周禮類例義斷》二卷

《二禮分門統要》三十六卷

《禮記小疏》二十卷

(並不知作者)

石{敦山}《中庸集解》二卷

項安世《中庸說》一卷

又《周禮丘乘圖說》一卷

衛湜《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

楊簡《孔子閒居講義》一卷

鄭樵《鄉飲禮》七卷

張虙《月令解》十二卷

晁公武《中庸大傳》一卷

楊復《儀禮圖解》十七卷

魏了翁《儀禮要義》五十卷

又《禮記要義》三十三卷

《周禮折衷》二卷

《周禮要義》三十卷

趙順孫《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詳說》二卷

陳堯道《中庸說》十三卷

又《大學說》十一卷

真德秀《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謝興甫《中庸大學講義》三卷

王與之《周禮訂義》八十卷

王應麟《集解踐祚篇》一冊

右《禮》類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石{敦山}《中庸集解》以下不著錄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

蔡琰《胡笳十八拍》四卷

孔衍《琴操引》三卷

謝莊《琴論》一卷

梁武帝《鐘律緯》一卷

陳僧智匠《古今樂錄》十三卷

趙邦利《彈琴手勢譜》一卷

又《彈琴右手法》一卷

唐玄宗《金風樂弄》一卷

太宗《九弦琴譜》二十卷

《琴譜》六卷

《唐宗廟用樂儀》一卷

《唐肅明皇后廟用樂儀》一卷

崔令欽《教坊記》一卷

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二卷

王昌齡《續樂府古解題》一卷

劉貺《大樂令壁記》三卷

《大樂圖義》一卷(不知作者)

田琦《聲律要訣》十卷

薛易簡《琴譜》一卷

段安節《琵琶錄》一卷

又《樂府雜錄》二卷

《樂府古題》一卷

陸鴻漸《教坊錄》一卷

李勉《琴說》一卷

陳拙《琴籍》九卷

徐景安《新纂樂書》三十卷

趙惟簡《琴書》三卷

宋仁宗《明堂新曲譜》一卷

又《景祐樂髓新經》一卷

《審樂要記》二卷

徽宗《黃鐘徵角調》二卷

沈括《樂論》一卷

又《樂器圖》一卷

《三樂譜》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