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董逌《廣川詩故》四十卷

吳良輔《詩重文說》七卷

劉孝孫《正論》十卷

吳景山《十五國風咨解》一卷

劉泉《毛詩判篇》一卷

吳棫《毛詩叶韻補音》十卷

李樗《毛詩詳解》四十六卷

晁公武《毛詩詁訓傳》二十卷

呂祖謙《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

鄭樵《詩傳》二十卷

又《辨妄》六卷

范處義《詩學》一卷

又《解頤新語》十四卷

《詩補傳》三十卷

朱熹《詩集傳》二十卷

《詩序辨》一卷

張貴謨《詩說》三十卷

鄭諤《毛詩解義》三十卷

黃度《詩說》三十卷

吳氏《詩本義補遺》二卷(名亡)

戴溪《續讀詩記》三卷

錢文子《白石詩傳》一十卷

又《詩訓詁》三卷

黃邦彥《講義》三卷

鮮于戣《詩頌解》三卷

黃櫄《詩解》二十卷

《總論》一卷

林岊《講義》五卷

《三十家毛詩會解》一百卷(吳純編,王安石解義)

《毛詩釋篇目疏》十卷

《詩疏要義》一卷

《毛詩玄談》一卷

《毛詩章疏》二卷

《毛詩提綱》一卷

《毛詩名物性門類》八卷

《義方》二十卷

《釋文》二十卷

《通義》二十卷

《毛鄭詩學》十卷

《詩關雎義解》一部

《比興窮源》一卷

(並不知作者)

陳寅《詩傳》十卷

許奕《毛詩說》三卷

李燾《詩譜》三卷

王應麟《詩考》五卷

又《詩地理考》五卷

《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六卷

輔廣《詩說》一部

嚴粲《詩集》一部

王質《詩總聞》二十卷

魏了翁《詩要義》二十卷

王柏《詩辨說》二卷

又《詩可言》二十卷

高端叔《詩說》一卷

曹粹中《詩說》三十卷

項安世《毛詩前說》一卷

又《詩解》二十卷

鄭庠《詩古音辨》一卷

右《詩》類八十二部,一千一百二十卷。(陳寅《詩傳》以下不著錄十四部,二百四十五卷)

《儀禮》十七篇(高堂生傳)

《大戴禮記》十三卷(戴德纂)

《禮記》二十卷(戴聖纂)

鄭玄《古禮注》十七卷

又《周禮注》十二卷

《禮記注》二十卷

《禮記月令注》一卷

崔靈恩《三禮義宗》三十卷

成伯璵《禮記外傳》十卷(張幼倫注)

韋彤《五禮精義》十卷

又《五禮緯書》二十卷

丘光庭《兼明書》四卷

杜肅《禮略》十卷

陸德明《音義》一卷

又《古禮釋文》一卷

賈公彥《儀禮疏》五十卷

又《禮記疏》五十卷

《周禮疏》五十卷

孔穎達《禮記正義》七十卷

聶崇義《三禮圖集注》二十卷

楊逢殷《禮記音訓指說》二十卷

上官均《曲禮講義》二卷

歐陽丙《三禮名義》五卷

魯有開《三禮通義》五卷

殷介集《五禮極義》一卷

孫玉汝《五禮名義》十卷

余希文《井田王製圖》一卷

《胡先生中庸義》一卷(盛喬纂集)

李洪澤《直禮》一卷

張詵《喪禮》十卷

《禮粹》二十卷(不知作者)

王愨《中禮》八卷

程顥《中庸義》一卷

呂大臨《大學》一卷

又《中庸》一卷

《禮記傳》十六卷

喬執中《中庸義》一卷

游酢《中庸解義》五卷

王安石《新經周禮義》二十二卷

王昭禹《周禮詳解》四十卷

陸佃《禮記解》四十卷

又《禮象》十五卷

《述禮新說》四卷

《儀禮義》十七卷

何洵直《禮論》一卷

陸佃《大裘議》一卷

郭忠孝《中庸說》一卷

龔原《周禮圖》十卷

郭雍《中庸說》一卷

陳詳道《註解儀禮》三十二卷

又《禮例詳解》十卷

《禮書》一百五十卷

陳暘《禮記解義》十卷

李格非《禮記精義》十六卷

楊時《周禮義辨疑》一卷

又《中庸解》一卷

喻樗《大學解》一卷

司馬光等《六家中庸大學解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