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

◎律歷十二

○紀元歷

崇寧《紀元歷》

演紀上元上章執徐之歲,距元符三年庚辰,歲積二千八百六十一萬三千四百六十算;至崇寧五年丙戌,歲積二千八百六十一萬三千四百六十六算。

步氣朔第一

日法:七千二百九十。

期實:二百六十六萬二千六百二十六。

朔實:二十一萬五千二百七十八。

歲周:三百六十五日、餘一千七百七十六。

氣策:一十五、餘一千五百九十二太。

朔策:二十九、餘三千八百六十八。

望策:一十四、餘五千五百七十九。

弦策:七、餘二千七百八十九半。

中盈分:三千一百八十五半。

朔虛分:三千四百二十二。

沒限:五千六百九十七少。

旬周:四十三萬七千四百。

紀法:六十。

求天正冬至:置上元距所求積年,以期實乘之,為天正冬至氣積分;滿旬周去之,不滿,如日法而一為大余,不盡為小余。其大余命己卯,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余。

求次氣:置天正冬至大、小余,以氣策加之,(四分之一為少,之二為半,之三為太。如滿秒母,收從小余,小余滿日法從大余,大余盈紀法乃去之。)去命如前,即次氣日辰及余。

求天正經朔:置天正冬至氣積分,以朔實去之,不盡,為天正閏余;用減氣積分,余為天正十一月經朔加時積分。滿旬周去之,不滿,如日法而一為大余,不盡為小余。其大余命己卯,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經朔日辰及余。

求弦望及次朔經日:置天正經朔大、小余,以弦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即各得弦、望及次朔經日辰及余。

求沒日:置有沒常氣小余,(凡常氣小余在沒限已上者,為有沒之氣。)六十乘之,用減四十四萬三千七百七十一,余滿六千三百七十一而一為日,不滿為余。命日起其氣初日辰,算外,即為氣內沒日辰。

求滅日:置有滅經朔小余,(凡經朔小余不滿朔虛分者,為有滅之朔。)三十乘之,滿朔虛分而一為日,不滿為余。命日起其月經朔日辰,算外,即為月內滅日辰。

步發斂

候策:五、餘五百三十、秒五十五。

卦策:六、餘六百三十七、秒六。

土王策:三、餘三百一十八、秒三十三。

歲閏:七萬九千二百九十。

月閏:六千六百七半。

閏限:二十萬八千六百七十半。

辰法:一千二百一十五。

半辰法:六百七半。

刻法:七百二十九。

秒法:六十。

求七十二候:各置中節大、小余命之,為初候;以候策加之為次候;又加之為末候。各命己卯,算外,即得所求日辰。

求六十四卦:各置中氣大、小余命之,為公卦用事日;以卦策加之,得辟卦用事日;又加之,得諸侯內卦用事日;以土王策加之,得十有二節之初諸侯外卦用事日;又加之,得大夫卦用事日;復以卦策加之,得卿卦用事日。各命己卯,算外,即得所求日辰。

求五行用事:各因四立之節大、小余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減四季中氣大、小余,即其季土始用事之日。各命己卯,算外,即得所求日辰。

七十二候及卦目(與前歷同。)

求中氣去經朔:置天正閏余,以月閏累加之,滿日法為閏日,不滿為余,即其月中氣去經朔日算。因求卦候者,各以卦、候策依次累加減之,(中氣前減,中氣後加。)各得其月卦、候去經朔日算。

求發斂加時:置所求小余,倍之,如辰法而一為辰數,不滿,五因之,如刻法而一為刻,不盡為分。命辰數起子正,算外,即各得加時所在辰、刻及分。(如半辰數,即命起子初。)

步日躔

周天分:二億一千三百一萬八千一十七。

歲差:七千九百三十七。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約分二十五、秒七十二。

象限:九十一、約分三十一、秒九。

乘法:一百一十九。

除法:一千八百一十一。

秒法:一百。

求每日盈縮分先後數:置所求盈縮分,以乘法乘之,如除法而一,為其氣中平率;與後氣中平率相減,為合差;半合差,加減其氣中平率,為初、末泛率。(至後加為初、減為末,分後減為初、加為末。)又以乘法乘合差,如除法而一,為日差;半日差,加減初、末泛率,為初、末定率。(至後減初加末,分後加初減末。)以日差累加減其氣初定率,為每日盈縮分;(至後減,分後加。)各以每日盈縮分加減氣下先後數。(冬至後,積盈為先,在縮減之;夏至後,積縮為後,在盈減之。其分、至前一氣,無後氣相減,皆因前氣合差為其氣合差。余依前術,求朏朒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