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



求經朔弦望入氣:置天正閏日及余,如氣策以下者,以減氣策,為入大雪氣;以上者去之,余以減氣策,為入小雪氣:即天正十一月經朔入氣日及余。(求弦、望及後朔入氣,以弦策累加之,滿氣策去之,即各得弦、望及次朔入氣日及余。)

求經朔弦望入氣朏朒定數:各以所入氣小余乘其日損益率,如日法而一,所得,以損益其日下朏朒積,各為定數。

赤道宿度

斗:二十五 牛:七少 女:十一少 虛:九少(秒七十二)

危:十五半 室:十七 壁:八太。

北方七宿九十四度(秒七十二)。

奎:十六半 婁:十二 胃:十五 昴:十一少

畢:十七少。 觜:半。 參:十半。

西方七宿八十三度。

井:三十三少 鬼:二半 柳:十三太。 星:六太

張:十七少 翼:十八太 軫:十七

南方七宿一百九度少。

角:十二 亢:九少 氐:十六 房:五太

心:六少 尾:十九少 箕:十半

東方七宿七十九度。

按諸歷赤道宿次,就立全度,頗失真數。今依宋朝渾儀校測距度,分定太、半、少,用為常數,校之天道,最為密近。如考唐,用唐所測;考古,用古所測:即各得當時宿度。

求冬至赤道日度:以歲差乘所求積年,滿周天分去之,不滿,覆減周天分,余如五千八百三十二而一為分,不盡,退除為秒。其分,滿百為度,命起赤道虛宿七度外去之,至不滿宿,即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時日躔赤道宿度及分秒。

求春分、夏至、秋分赤道日度:置天正冬至加時赤道日度,累加象限,滿赤道宿次去之,即各得春分、夏至、秋分加時日在宿度及分秒。

求四正後赤道宿積度:置四正赤道宿全度,以四正赤道日度及分減之,余為距後度;以赤道宿度累加之,各得四正後赤道宿積度及分。

求赤道宿積度入初末限:視四正後赤道宿積度及分,在四十五度六十五分、秒五十四半已下為入初限;已上,用減象限,余為入末限。

求二十八宿黃道度:以四正後赤道宿入初、末限度及分,減一百一度,余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進位,滿百為分,分滿百為度,至後以減、分後以加赤道宿積度,為其宿黃道積度;以前宿黃道積度減之,(其四正之宿,先加象限,然後以前宿減之。)為其宿黃道度分。(其分就近約為太、半、少。)

黃道宿度

斗:二十三 牛:七 女:十一 虛:九少(秒七十二)

危:十六。 室:十八。 壁:九半。

北方七宿九十三度太(秒七十二)。

奎:十八 婁:十二太 胃:十五半 昴:十一

畢:十六半 觜;半 參:九太

西方七宿八十四度。

井:三十半 鬼:二半 柳:十三少 星:六太

張:十七太 翼:二十 軫:十八半

南方七宿一百九度。

角:十二太 亢:九太 氐:十六少 房:五太

心:六 尾:十八少 箕:九半

東方七宿七十八度少。

前黃道宿度,依今歷歲差所在算定。如上考往古,下驗將來,當據歲差,每移一度,依術推變當時宿度,然後可步七曜,知其所在。(如徑求七曜所在,置所在積度,以前黃道宿積度減之,為所在黃道宿度及分。)

求天正冬至加時黃道日度:以冬至加時赤道日度及分秒,減一百一度,余以冬至加時赤道日度及分秒乘之,進位,滿百為分,分滿百為度,命曰黃赤道差;用減冬至赤道日度及分秒,即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時黃道日度及分秒。

求二十四氣加時黃道日度:置所求年冬至日躔黃赤道差,以次年黃赤道差減之,余以所求氣數乘之,二十四而一,所得以加其氣中積及約分,又以其氣初日先後數先加後減之,用加冬至加時黃道日度,依宿次命之,即各得其氣加時黃道日躔宿度及分秒。(如其年冬至加時赤道宿度空,分秒在歲差已下者,即加前宿全度。然求黃赤道差,余依術算。)

求二十四氣晨前夜半黃道日度:置日法,以其氣小余減之,余副置之;以其氣初日盈縮分乘之,如萬約之,所得,盈加縮減其副,滿日法為度,不滿,退除為分秒,以加其氣加時黃道日度,即各得其氣一日晨前夜半黃道日度及分秒;每日加一度,以百約每日盈縮分為分秒,盈加縮減之,滿黃道宿次去之,即每日晨前夜半黃道日躔宿度及分秒。(其二十四氣初日晨前夜半黃道日度,系屬前氣,自前氣攤算,即各得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