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州郡三



武都太守,漢武帝元鼎六年立。《永初郡國》又有河池、故道縣(並漢舊縣)。今領縣三,戶一千二百七十四,口六千一百四十。

下辨令,漢舊縣。

上祿令,漢舊縣,後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又立。

陳倉令,漢舊縣,屬扶風,《晉太康地誌》屬秦國。

略陽太守,《晉太康地誌》屬天水。何志故曰漢陽,魏分立曰廣魏,武帝更名。《永初郡國》有清水縣(別見),何、徐無。領縣三,戶一千三百五十九,口五千六百五十七。

略陽令,前漢屬天水,後漢漢陽即天水,《晉太康地誌》屬略陽。雍州南天水、益州安固郡又有此縣。

臨漢令,何志新立。

上邽令,前漢屬隴西,後漢屬漢陽,《晉太康地誌》屬天水。何志流寓割配。

安固太守,《永初郡國志》有安固郡,又有南安固郡,元嘉十六年度益州。今領縣二,戶一千五百五,口二千四十四。

桓陵令。(別見)

南桓陵令,《永初郡國》及何志安固郡唯領桓陵一縣,徐志又有此縣。

西京兆太守,晉末三輔流民出漢中僑立。領縣三,戶六百九十三,口四千五百五十二。

藍田令(別見),《永初郡國志》無。

杜令。(別見)

鄠令,二漢屬扶風,《晉太康地誌》屬始平。

南太原太守(太原別見),何志雲,故屬并州,流寓割配。《永初郡國》又有清河(別見)、高堂縣(別見翼州平原郡,作高唐。)。領縣一,戶二百三十三,口一千一百五十六。

平陶令,漢舊名。

南安太守,何志雲故屬天水,魏分立。《永初郡國》無。領縣二,戶六百二十,口三千八十九。

桓道令,漢舊名,屬天水,後漢屬漢陽,作"獂"。

中陶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誌》有。

馮翊太守,三輔流民出漢中,文帝元嘉二年僑立。領縣五,戶一千四百九十,口六千八百五十四。

蓮芍令。(別見)

頓陽令,漢舊名。

下辨令,徐志故屬略陽,流寓割配。何無此縣。

高陸令,二漢、魏無,《晉太康地誌》有,屬京兆。何志流寓割配。

萬年令。(別見)

隴西太守,秦立。文帝元嘉初,關中民三千二百三十六戶歸化,六年立,今領縣六。戶一千五百六十一,口七千五百三十。

襄武令,漢舊名。

臨洮令,漢舊名。

河關令,前漢屬金城,後漢、《晉太康地誌》屬隴西。

狄道令,漢舊名。

大夏令,漢舊名,《晉太康地誌》無。

首陽令。

始平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領縣三,戶八百五十九,口五千四百四十一。

始平令,《太康地誌》有,何志晉武帝立;而雍州始平郡之始平縣,何雲魏立。按此縣末雖各立,本是一縣,何為不同?

槐里令。(別見)

宋熙令,何無,徐新立。

金城太守,漢昭帝始元六年立。《永初郡國》無,何、徐領縣二,戶三百七十五,口一千。

金城令,漢舊名。

榆中令,漢舊名。

安定太守,漢武帝元鼎三年立。《永初郡國志》無。領縣二,戶六百四十,口二千五百一十八。

朝那令,漢舊名。

宋興令,何志新立。

天水太守,漢武元鼎三年立,明帝改曰漢陽。雍州已有此郡。《永初郡國》無。領縣二,戶八百九十三,口五千二百二十八。

阿陽令,漢舊名,《晉太康地誌》無。

新陽令,《晉太康地誌》有,何志魏立。

西扶風太守(扶風郡別見),晉末三輔流民出漢中僑立。領縣二,戶百四十四。

郿令。(別見)

武功令。(別見)

北扶風太守,孝武孝建二年,以秦、雍流民立。領縣三,時又有廣長郡,又立成階縣,領氐民,尋省。

武功令。(別見)

華陰令。(別見)

始平縣。(別見)

《宋書》 南朝梁·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