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王鎮惡 檀韶 向靖 劉懷慎 劉粹



十三年六月,太祖遣寧朔將軍蕭汪之統軍討之。軍次郪口,帛氐奴斬偽衛將軍司馬飛燕歸降。汪之擊破道養,道養還入郪山。十四年四月,趙廣、張尋、梁顯各率部曲歸降,偽輔軍將軍王道恩斬道養,送首,餘黨悉平。遷趙廣、張尋等於京師。十六年,廣、尋復與國山令司馬敬琳謀反,伏誅。

先是,道濟振武司馬、蜀郡太守任薈之雖不任軍事,事寧,以為正員郎。裴方明虎賁中郎將,仍為義慶平西中兵參軍、龍驤將軍、河東太守。費淡,太子屯騎校尉。周籍之後為益州刺史。

粹族弟損,字子騫,衛將軍毅從父弟也。父鎮之,字仲德,以毅貴,歷顯位,閒居京口,未嘗應召。常謂毅:"汝必破我家。"毅甚憚之,每還京,未嘗敢以羽儀人從入鎮之門。左光祿大夫征,不就。元嘉二年,年九十餘,卒於家。損,元嘉中歷職義興太守。東土殘飢,太祖遣揚州治中沈演之東入賑恤,以損綏撫有方,稱為良守。官至吳郡太守,追贈太常。

史臣曰:帝王受命,自非以功靜亂,以德濟民,則其道莫由也。自三代以來,醇風稍薄,成功濟務,尊出權道,雖復負扆南面,比號軒、犧,莫不自謝王風,率由霸德。高祖崛起布衣,非藉民譽,義無曹公英傑之響,又闕晉氏輔魏之基,一旦驅烏合,不崇朝而制國命,功雖有餘,而德未足也。是故王謐以內懼流奔,王綏以外侮成釁,若非樹奇功於難立,震大威於四海,則不能承配天之業,一異同之心。義熙以後,大功仍建,自桓溫旍旆所臨,莫不獻珍受朔。及金墉請吏,元勛將舉,九命之禮既行,代終之符已及。方復觀兵函、渭,用師天險,獨克之舉,振古難稱。若使閉門反政,置兵散地,後敗責其前功,一眚虧其盛業,豈復得以黃屋朱戶,為衰晉之貞臣乎?及其靈威薄震,重關莫守,故知英算所苞,先勝而後戰也。王鎮惡推鋒直指,前無強陳,為宋方叔,壯矣哉!

《宋書》 南朝梁·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