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符瑞下



安帝義熙七年五月,白雉見豫章南昌。

宋文帝元嘉五年五月庚辰,白雉見東莞莒縣,太守劉玄以聞。元嘉十六年二月,白雉見陳郡,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元嘉十八年二月癸亥,白雉見南汝陰宋縣,太守文道恩以獻。元嘉二十年六月,白雉見高平方興縣,徐州刺史臧質以獻。元嘉二十六年三月戊寅,白雉見東安、沛郡各一,徐、兗二州刺史武陵王獲以獻。

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己巳,白雉雌雄各一見海陵,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以獻。大明五年十二月,白雉見秦郡,南兗州刺史晉安王子勛以獻。大明八年二月丁卯,白雉見南郡江陵,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以獻。

前廢帝永光元年正月丙午,白雉見渤海,青州刺史王玄謨以獻。永光元年三月甲午朔,白雉見新蔡,豫州刺史劉德願以獻。

黃銀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紫玉光見深山。

宋明帝泰始二年八月,於赭圻城南得紫玉一段,圍三尺二寸,長一尺,厚七尺。太宗攻為二爵,以獻武、文二廟。

玉女,天賜妾也。《禮含文嘉》曰:"禹卑宮室,盡力溝洫,百穀用成,神龍女降。"(闕)

地珠,王者不以財為寶則生珠。(闕)

天鹿者,純靈之獸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備則至。(闕)

角端者,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闕)

周印者,神獸之名也,星宿之變化。王者德盛則至。(闕)

飛菟者,神馬之名也,日行三萬里。禹治水勤勞歷年,救民之害,天應其德而至。(闕)

澤獸,黃帝時巡狩至於東濱,澤獸出,能言,達知萬物之精,以戒於民,為時除害。賢君明德幽遠則來。(闕)

者,幽隱之獸也,有明王在位則來,為時辟除災害。(闕)

騕巉者,神馬也,與飛菟同,亦各隨其方而至,以明君德也。(闕)

同心鳥,王者德及遐方,四夷契約則至。(闕)

趹槍蹄者,后土之獸,自能言語。王者仁孝於國則來。禹治水而至。(闕)

紫達,王者仁義行則見。(闕)

小鳥生大鳥,王者土地開闢則至。(闕)

河精者,人頭魚身,師曠時所受讖也。(闕)

延嬉,王者孝道行則至。(闕)

大貝,王者不貪財寶則出。(闕)

威蕤,王者禮備則生於殿前。(闕)

醴泉,水之精也,甘美。王者修理則出。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醴泉出京師及郡國。飲醴泉者,痼病皆愈;獨眇者蹇者不差。

魏文帝初,郡國二言醴泉出。

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衡陽湘鄉醴泉出縣庭,荊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

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甲戌,細仗隊省井泉春夏深不盈尺,忽至一丈,有五色,水清澄,醴味,汲引不窮。

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壬子,北汝陰樓煩平地出醴泉,豫州刺史宗愨以聞。

明帝泰豫元年四月乙酉,會稽山陰思義醴泉出,太守蔡興宗以聞。

日月揚光,日者,人君象也。人君不假臣下之權,則日月揚光明。(闕)

芝英者,王者親近耆老,養有道,則生。

漢章帝元和中,芝英生郡國。

碧石者,玩好之物棄則至。(闕)

玉瓮者,不汲而滿,王者清廉則出。(闕)

山車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澤以時,通山海之饒,以給天下,則山成其車。(闕)

雞駭犀,王者賤難得之物則出。(闕)

陵出黑丹,王者修至孝則出。(闕)

神鼎者,質文之精也。知吉知凶,能重能輕,不炊而沸,五味自生,王者盛德則出。

漢武帝元鼎元年五月五日,得鼎汾水上。

漢明帝永平六年二月,廬江太守獻寶鼎。出王雒山。(雒或作雄)。

漢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車駕西巡至槐里,右扶風禁上美陽得銅器於岐山,似酒尊。詔在道晨夕以為百官熱酒。

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征匈奴,於漠北酒泉得仲山甫鼎,容五斗。

吳孫權赤烏十二年六月戊戌,寶鼎出臨平湖。又出東部酃縣。

吳孫皓寶鼎元年八月,在所言得大鼎。

晉愍帝建興二年十二月,晉陵武進縣民陳龍在田中得銅鐸五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