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五行四



晉惠帝永寧元年七月,南陽、東海大水。是時,齊王冏秉政專恣。陰盛之應。晉惠帝太安元年七月,兗、豫、徐、冀四州水。時將相力政,無尊主心。

晉孝懷帝永嘉四年四月,江東大水。是時,王導等潛懷翼戴之計。陰氣盛也。

晉元帝太興三年六月,大水。是時王敦內懷不臣,傲很作威,後終夷滅。大興四年七月,大水。明年有石頭之敗。

晉元帝永昌二年五月,荊州及丹陽、宣城、吳興、壽春大水。

晉明帝太寧元年五月,丹陽、宣城、吳興、壽陽大水。是時王敦疾害忠良,威權震主,尋亦誅滅。

晉成帝鹹和元年五月,大水。是時嗣主幼沖,母后稱制,庾亮以元舅民望,決事禁中。陰勝陽也。鹹和二年五月戊子,京都大水。是冬,蘇峻稱兵,都邑塗炭。鹹和四年七月,丹陽、宣城、吳興、會稽大水。是冬,郭默作亂,荊、豫共討之,半歲乃定。鹹和七年五月,大水。是時帝未親務,政在大臣。陰勝陽也。

晉成帝鹹康元年八月,長沙、武陵大水。是年三月,石虎掠騎至歷陽,四月,圍襄陽。於是加王導大司馬,集徒旅;又使趙胤、路永、劉仕、王允之、陳光五將軍,各帥眾戍衛。百姓愁怨。陰氣盛也。

晉穆帝永和四年五月,大水。是時幼主沖弱,母后臨朝;又將相大臣,各爭權政。與鹹和初同事也。永和五年五月,大水。永和六年五月,大水。永和七年七月甲辰夜,濤水入石頭,死者數百人。去年,殷浩以私忿廢蔡謨,遐邇非之。又幼主在上,而殷、桓交惡,選徒聚甲,各崇私權。陰勝陽之應也。一說濤入石頭,江右以為兵占。是後殷浩、桓溫、謝尚、荀羨連年征伐。

晉穆帝昇平二年五月,大水。是時桓溫權制朝廷,征伐是專。昇平五年四月,大水。

晉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都大水,平地數尺,侵及太廟。朱雀大航纜斷,三艘流入大江。丹陽、晉陵、吳國、吳興、臨海五郡又大水,稻稼盪沒,黎庶饑饉。初四年,桓溫北伐敗績,十喪其九;五年,又征淮南,逾歲乃克。百姓愁怨之應也。

晉簡文帝鹹安元年十二月壬午,濤水入石頭。明年,妖賊盧竦率其屬數百人入殿,略取武庫三庫甲仗,游擊將軍毛安之討滅之。

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六月,大水。是時孝武幼弱,政在將相。太元五年,大水。去年氐賊攻沒襄陽,又向廣陵。於是逼徙江、淮民悉令南渡,三州失業,道饉相望。謝玄雖破句難等,自後征戍不已。百姓愁怨之應也。太元六年六月,荊、江揚三州大水。太元十年夏,大水。初八年,破苻堅,自後有事中州,役無已歲。兵民愁怨之應也。太元十三年十二月,濤水入石頭。明年,丁零、鮮卑寇擾司、兗鎮戍,西、北疲於奔命。太元十五年七月,兗州大水。是時緣河紛爭,征戍勤悴。太元十七年六月甲寅,濤水入石頭,毀大航,漂船舫,有死者;京口西浦,亦濤入殺人。永嘉郡潮水湧起,近海四縣人民多死。後四年帝崩,而王恭再攻京師。京師亦發大眾以御之。太元十九年七月,荊州、彭城大水傷稼。太元二十年,荊州、彭城大水。太元二十一年五月癸卯,大水。是時政事多弊,兆庶非之。

晉安帝隆安三年五月,荊州大水。去年,殷仲堪舉兵向京都;是年春,又殺郗恢。陰盛作威之應也。仲堪尋亦敗亡。隆安五年五月,大水。是時司馬元顯作威陵上,又桓玄擅西夏,孫恩亂東國。陰勝陽之應也。

晉安帝元興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其明年二月庚寅夜,濤水入石頭。是時貢使商旅,方舟萬計,漂敗流斷,骸胔相望。江右雖有濤變,未有若斯之甚。三月,義軍克京都,玄敗走,遂夷滅。元興三年二月己丑朔夜,濤水入石頭,漂沒殺人,大航流敗。

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二月己未,濤水入石頭。義熙二年十二月己未夜,濤水入石頭。明年,駱球父環潛結桓胤、殷仲文等謀作亂,劉稚亦謀反,凡所誅滅數十家。義熙三年五月丙午,大水。義熙四年十二月戊寅,濤水入石頭。明年,王旅北討鮮卑。義熙六年五月丁巳,大水。乙丑,盧循至蔡洲。義熙八年六月,大水。義熙九年五月辛巳,大水。義熙十年五月丁丑,大水;戊寅,西明門地穿湧水出,毀門扉及限;七月乙丑,淮北災風大水殺人。義熙十一年七月丙戌,大水,淹漬太廟,百官赴救。明年,王旅北討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