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十五 志第十



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又雜有疏勒、扶南、康國、百濟、突厥、新羅、倭國等伎。其後牛弘請存《鞞》、《鐸》、《巾》、《拂》等四舞,與新伎並陳。因稱:"四舞,按漢、魏以來,並施於宴饗。《鞞舞》,漢巴、渝舞也。至章帝造《鞞舞辭》雲'關東有賢女',魏明代漢曲雲'明明魏皇帝'。《鐸舞》,傅玄代魏辭雲'振鐸鳴金',成公綏賦雲'《鞞鐸》舞庭,八音並陳'是也。《拂舞》者,沈約《宋志》云:'吳舞,吳人思晉化。'其辭本雲'白符鳩'是也。《巾舞》者,《公莫舞》也。伏滔云:'項莊因舞,欲劍高祖,項伯紆長袖以扞其鋒,魏、晉傳為舞焉。'檢此雖非正樂,亦前代舊聲。故梁武報沈約云:'《鞞》、《鐸》、《巾》、《拂》,古之遺風。'楊泓云:'此舞本二八人,桓玄即真,為八佾。後因而不改。'齊人王僧虔已論其事。平陳所得者,猶充八佾,於懸內繼二舞后作之,為失斯大。檢四舞由來,其實已久。請並在宴會,與雜伎同設,於西涼前奏之。"帝曰:"其聲音節奏及舞,悉宜依舊。惟舞人不須捉鞞拂等。"及大業中,煬帝乃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樂器工衣創造既成,大備於茲矣。

《清樂》其始即《清商三調》是也,並漢來舊曲。樂器形制,並歌章古辭,與魏三祖所作者,皆被於史籍。屬晉朝遷播,夷羯竊據,其音分散。苻永固平張氏,始於涼州得之。宋武平關中,因而入南,不復存於內地。及平陳後獲之。高祖聽之,善其節奏,曰:"此華夏正聲也。昔因永嘉,流於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復會同。雖賞逐時遷,而古致猶在。可以此為本,微更損益,去其哀怨,考而補之。以新定律呂,更造樂器。"其歌曲有《陽伴》,舞曲有《明君》、《並契》。其樂器有鍾、磬、琴、瑟、擊琴、琵琶、箜篌、築、箏、節鼓、笙、笛、簫、篪、塤等十五種,為一部。工二十五人。

《西涼》者,起苻氏之末,呂光、沮渠蒙遜等,據有涼州,變龜茲聲為之,號為秦漢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謂之《西涼樂》。至魏、周之際,遂謂之《國伎》。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楊澤新聲》、《神白馬》之類,生於胡戎。胡戎歌非漢魏遺曲,故其樂器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其歌曲有《永世樂》,解曲有《萬世豐》舞,曲有《于闐佛曲》。其樂器有鍾、磬、彈箏、搊箏、臥箜篌、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簫、大篳篥、長笛、小篳篥、橫笛、腰鼓、齊鼓、擔鼓、銅拔、貝等十九種,為一部。工二十七人。

《龜茲》者,起自呂光滅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其聲後多變易。至隋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土龜茲》等,凡三部。開皇中,其器大盛於閭乾。時有曹妙達、王長通、李士衡、郭金樂、安進貴等,皆妙絕弦管,新聲奇變,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衒公王之間,舉時爭相慕尚。高祖病之,謂群臣曰:"聞公等皆好新變,所奏無復正聲,此不祥之大也。自家形國,化成人風,勿謂天下方然,公家家自有風俗矣。存亡善惡,莫不系之。樂感人深,事資和雅,公等對親賓宴飲,宜奏正聲;聲不正,何可使兒女聞也!"帝雖有此敕,而竟不能救焉。煬帝不解音律,略不關懷。後大制艷篇,辭極淫綺。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創《萬歲樂》、《藏鉤樂》、《七夕相逢樂》、《投壺樂》、《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觴》、《神仙留客》、《擲磚續命》、《鬥雞子》、《鬥百草》、《泛龍舟》、《還舊宮》、《長樂花》及《十二時》等曲,掩抑摧藏,哀音斷絕。帝悅之無已,謂幸臣曰:"多彈曲者,如人多讀書。讀書多則能撰書,彈曲多即能造曲。此理之然也。"因語明達云:"齊氏偏隅,曹妙達猶自封王。我今天下大同,欲貴汝,宜自修謹。"六年,高昌獻《聖明樂》曲,帝令知音者於館所聽之,歸而肄習。及客方獻,先於前奏之,胡夷皆驚焉。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兒》,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鹽》。其樂器有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簫、篳篥、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腰鼓、羯鼓、雞婁鼓、銅拔、貝等十五種,為一部。工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