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二十八 志第二十三



光祿寺統太官、餚藏、良醞、掌醢等署。各置令、(太官三人,餚藏、良醞各二人,掌醢一人。)丞。(太官八人,餚藏、掌醢各二人,良醞四人。)太官又有監膳,(十二人。)良醞有掌醞,(五十人。)掌醢有掌醢(十人。)等員。

衛尉寺統公車、武庫、守宮等署。各置令、(公車一人,武庫、守宮各二人。)丞(公車一人,武庫二人。)等員。

宗正寺不統署。

太僕寺又有獸醫博士員。(一百二十人。)統驊騮、乘黃、龍廄、車府、典牧、牛羊等署。各置令、(二人。乘黃、車府則各減一人。)丞(二人。乘黃則一人,典牧牛羊則各三人。)等員。

大理寺,不統署。又有正、監、評、(各一人。)司直、(十人。)律博士、(八人。)明法、(二十人。)獄掾。(八人。)

鴻臚寺統典客、司儀、崇玄三署。各置令。(二人。崇玄則惟置一人。)典客署又有掌客,(十人。)司儀有掌儀(二十人。)等員。

司農寺統太倉、典農、平準、廩市、鉤盾、華林、上林、導官等署。各置令。(二人。鉤盾、上林則加至三人,華林惟置一人。)太倉又有米稟督、(二人。)穀倉督、(四人。)鹽倉督,(二人。)京市有肆長,(四十人。)導官有御細倉督、(二人。)曲面倉督(二人。)等員。

太府寺統左藏、左尚方、內尚方、右尚方、司染、右藏、黃藏、掌冶、甄官等署。各置令、(二人。左、右尚方則加至二人,黃藏則惟置一人。)丞(四人。左尚則八人,右尚則六人,黃藏則一人。)等員。

國子寺(元隸太常。)祭酒,(一人。)屬官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國子、太學、四門、書算學,各置博士、(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助教、(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學生(國子一百四十人,太學、四門各三百六十人,書四十人,算八十人。)等員。

將作寺大匠、(一人。)丞、主簿、錄事。(各二人。)統左右校署令、(各二人。丞、左校四人,右校三人。)各有監作(左校十二人,右校八人。)等員。

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各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並有長史,司馬,錄事,功、倉、兵、騎等曹參軍,法曹、鎧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左右衛、左右武候各六人,左右武衛各八人。)等員。

左右衛,掌宮掖禁御,督攝仗衛。又各有直閣將軍、(六人。)直寢、(十二人。)直齋、直後,(各十五人。)並掌宿衛侍從。奉車都尉,(六人。)掌馭副車。武騎常侍、(十人。)殿內將軍、(十五人。)員外將軍、(三十人。)殿內司馬督、(二十人。)員外司馬督、(四十人。)並以參軍府朝,出使勞問。左右衛又各統親衛。置開府。(左勛衛開府,左翊一開府、二開府、三開府、四開府,及武衛、武候、領事、東宮領兵開府準此。)府置開府,(一人。)有長史,司馬,錄事,及倉、兵等曹參軍,法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三人。)又有儀同府。(武衛、武候、領軍、東宮領兵儀同皆準此。)儀同已下,置員同開府,但無行參軍員。諸府皆領軍坊。每坊(東宮軍坊準此。)置坊主、(一人。)佐。(二人。)每鄉團(東宮鄉團準此。)置團主、(一人。)佐。(二人。)

左右武衛府,無直閣已下員,但領外軍宿衛。

左右武候,掌車駕出,先驅後殿,晝夜巡察,執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置。巡狩師田,則掌其營禁。右加置司辰師、(四人。)漏刻生。(一百一十人。)

左右領左右府,各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掌侍衛左右,供御兵仗。領千牛備身,(十二人。)掌執千牛刀;備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備身,(六十人。)掌宿衛侍從。各置長史,司馬、錄事,及倉、兵二曹參軍事,鎧曹行參軍(各一人。)等員。

左右監門府各將軍,(一人。)掌宮殿門禁及守衛事。各置郎將,(二人。)校尉,直長,(各三十人。)長史,司馬,錄事,及倉、兵曹參軍,鎧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四人。)等員。

左右領軍府,各掌十二軍籍帳、差科、辭訟之事。不置將軍。唯有長史,司馬,掾屬及錄事,功、倉、戶、騎、兵等曹參軍,法、鎧等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十六人。)等員。又置明法,(四人。)隸於法司,掌律令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