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二十八 志第二十三



行台省,則有尚書令,僕射,(左、右任置。)兵部、(兼吏部、禮部。)度支(兼都官、工部。)尚書及丞(左、右任置。)各一人,都事四人。有考功、(兼吏部、爵部、司勛。)禮部、(兼祠部、主客。)膳部、兵部、(兼職方。)駕部、庫部、刑部、(兼都官、司門。)度支、(兼倉部。)戶部、(兼比部。)金部、工部、屯田(兼水部、虞部。)侍郎,各一人。每行台置食貨,農圃,武器,百工監、副監,各一人。各置丞、(食貨四人,農圃六人,武器二人,百工四人。)錄事(食貨、農圃、百工各二人,武器一人。)等員。

太子置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開皇初,置詹事。二年定令,罷之。

門下坊,置左庶子二人,內舍人四人,錄事二人,主事令史四人。統司經、宮門、內直、典膳、藥藏、齋帥等六局。司經置洗馬四人,校書六人,正字二人。宮門置大夫二人。內直置監、副監各二人,監殿舍人四人。典膳、藥藏,並置監、丞各二人。藥藏又有侍醫四人。齋帥置四人。

典書坊,右庶子二人,舍人、通事舍人各八人,錄事二人,主事令史四人,內坊典內及丞各二人,丞直四人,錄事一人。內廄置尉二人,掌內車輿之事。

家令、(掌刑法、食膳、倉庫、什物、奴婢等事。)率更令、(掌伎樂漏刻。)仆、(掌宗族親疏,車輿騎乘。)各一人。三寺各置丞、(家令二人,寺各一人。)錄事。(家令二人,寺各一人。)家令領食官、典倉、司藏三署令、(各一人。)丞。(食官二人,典倉一人,司藏三人。)仆寺領廄牧令(一人。)員。

左右衛,各置率一人,副率二人,掌宮中禁衛。各置長史,司馬及錄事,功、倉、兵、騎兵等曹參軍事,法曹、鎧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四人。)員。又各有直閣四人,直齋八人,直齊、直後各十人。

左右宗衛,制官如左右衛,各掌以宗人侍衛。加置行參軍二人,而無直閣、直寢、直齋、直後等員。

左右虞候,各置開府一人,掌斥候伺非。長史已下如左右衛,而無錄事參軍員,減行參軍一人。

左右內率、副率,各一人,掌領備身已上禁內侍衛,供奉兵仗。又無功、騎兵、法等曹及行參軍員,余與虞候同。有千牛備身八人,掌執千牛刀;備身左右八人,掌供奉弓箭;備身二十人,掌宿衛侍從。

左右監門,各率一人,副率二人,掌諸門禁。長史已下,同內率府,而各有直長十人。

高祖又采後周之制,置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總十一等,以酬勤勞。又有特進、左右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朝議大夫、朝散大夫,並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聲者,並不理事。六品已下,又有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泛授。居曹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戎上柱國已下為散實官,軍為散號官。諸省及左右衛、武候、領左右監門府為內官,自餘為外官。

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凡九等。皇伯叔昆弟、皇子為親王。置師、友各二人,文學二人,(嗣王則無師友。)長史、司馬、諮議參軍事,掾屬,各一人,主簿二人,錄事,功曹,記室,戶、倉、兵等曹,騎兵、城局等參軍事,東西閤祭酒,各一人,參軍事四人,法、田、水、鎧、士等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六人,長兼行參軍八人,典簽二人。

上柱國、嗣王、郡王,無主簿、錄事參軍、東西閤祭酒、長兼行參軍等員,而加參軍事為五人,行參軍為十二人。柱國又無騎兵參軍事、水曹行參軍等員,而減參軍事、行參軍各一人。上大將軍又無諮議參軍事,田曹、鎧曹行參軍員,又減行參軍一人。大將軍又無掾屬員,又減參軍事二人。上開府又無法曹、士曹行參軍,參軍事員。開府又無典簽員,減行參軍二人。上儀同又無功曹、城局參軍事員,又減行參軍二人。儀同又無倉曹員,減行參軍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