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六十一回 花又蘭忍愛守身 竇線娘飛章弄美


正說時,一個家丁走近向來稟道:“請各位爺到草堂中去用飯。”賈潤甫拉眾人步進草堂中來,見擺下四席酒,第一席是羅公子;第二席是張公謹、齊善行;尉遲南、尉遲北告過羅公子,坐了第三席;賈潤甫與楊馨兒坐了末席。酒過三巡,有幾個軍丁,抬了兩口鮮豬,兩口肥羊,四壇老酒,賞錢三十千,跪下稟道:“公主說村酒羔羊,聊以犒從者,望公子勿以為鄙褻,給賜勞之。”羅公子笑道:“總是自己軍卒,何必又費公主的心。”隨吩咐手下軍卒,到內庭去謝賞。許多從者忙要到裡邊來,只見一個女兵走出來說道:“公主說不消了,免了罷!”羅家一個軍卒笑指道:“這位大姐姐,好像前日在陣前的快嘴女兵,你可認得我么?”那女兵見說,也笑道:“老娘卻不認得你這個柳樹精。”大家笑了,出來領賞會分給。羅公子又吩咐手下,將銀五十兩賞竇家人。竇公主亦叫家人出來叩謝了。羅公子即起身向竇家人說道:“管家,煩你進去上覆公主,說我此來一為弔唁太后,二為公主的婚事,即在早晚送禮儀過來,望公主萬分珍重,毋自悲傷。”家人進去了一回,出來說道:“公主說有慢各位老爺,至於婚姻大事,自有當今皇后與家皇爺主張,公主難以應命。”
羅公子還要說些話出來,張公謹道:“既是彼此俱有下情上聞,此時不必題起。”賈潤甫道:“佳期未遠,諒亦只在月中。”羅公子心中焦躁道:“公主之意,我已曉得,此時料難相強;但是那同來的花二爺,前日原許陪伴我到長安去的,今芝公主肯許相容,乞請出來,同我上路。”家人又進去對公主說,線娘向又蘭道:“花妹,羅郎情極了,說妹許他同往長安,今逼勒著要賢妹去,你主意如何?”又蘭道:“前言戲之耳,從權之事,僥倖只好一次,焉可嘗試?”線娘道:“如今怎樣回他,愚姊只好自謀,難為君計。”又蘭道:“不難。”便向妝檯上寫下十六字,招成方勝,付家人道:“你與我出去,悄悄將字送與羅公子,說我多多致意公子,二姑娘是不出來的了,後會有期,望公子善自保重。”竇家人出來,如命將字付與羅公子說了,公子取開一看,上寫道:
來可同來,去難同去。花香有期,慢留車騎。
羅公子看了微笑道:“既如此,我少不得再來。管家,煩你替我對公主說:‘花二姑娘是放他回去不得的,公主也須自保重。’”即同眾人出門潤日子侷促,不到潤甫家中去敘話,便上馬趕路。竇家人忙去回復了公主,公主亦笑而不言。恰好女貞庵秦、狄、夏、李四位夫人到來,公主忙同紫煙、又蘭出來接了進去,敘了姊妹之禮,坐定,線娘道:“四位賢姐姐,今日甚風吹得到此?”秦夫人道:“春色滿林,香閉數里,豈有不來道竇妹之喜,兼來拜見花家姐姐,並欲識荊新郎一面。”線娘道:“此言說著花二妹,妾恐未必然。如不信現有不語先生為證。”就拿前日的疏稿出來與四位夫人看,狄夫人道:“若如此說,花家姊姊先替竇妹為之先容矣。”線娘道:“連城之壁,至今渾然,莫要誣他。”紫煙道:“若非竇妹詳述,我也不信,花妹志向真箇難得。”四位夫人便扯紫煙到側邊去細問,紫煙把花又蘭一路行蹤,並那夜線娘探驗,一一說了。李夫人道:“照依這樣說,花家姐姐真守志之忍心人,竇家妹妹真閨閣中之有心人,羅家公子真種情之中厚德長者,三人舉動,使人可羨而敬。”四位夫人重新與又蘭結為姊妹,歡聚一宵。明日起身,對竇公主說道:“我們去了,改日再來。”秦夫人執著花又蘭的手道:“花妹得暇,千萬同袁家妹妹到小庵隨喜隨喜。”又蘭道:“是必準來奉候。”四位夫人即出門登車而去。
卻說羅公子同張公謹的一行人,恐怕竇公主的本章先到了,連夜兼程進發,不上二十日,已趕到長安。羅公子叫家人先進城去,報知秦爺。秦叔寶聽說羅公子與張公謹到來,忙吩咐家中整治酒席,自同兒子懷玉騎馬來接。未及里許,恰好羅公子等到來,遂同至家中鋪氈敘禮畢,羅公子要進去拜見秦母太夫人。叔寶便陪到房中,公子見了舅姑,拜了四拜。秦母見了甥兒,歡喜不勝,便問:“姑娘與站夫身子康健么?”又對羅公子說道:“甥兒,你前日托齊國遠寄書來,因你表兄軍旅倥傯,尚未曾來回覆你。”叔寶道:“正是前日表弟尊札,托我去求單小姐之姻,奈弟是時正與王世充對壘,世充大敗投降,單二哥亦被擒獲,朝廷不肯赦單兄之罪,弟念昔年與他有生死之盟,就將懷玉兒子許他為婿,與彼愛蓮小姐為配,單二哥方才放心受戮。弟想姑夫聲勢赫赫,表弟青年嬌嬌,怕沒有公侯大族坦腹東床,兩日正欲寫書奉覆,幸喜老弟到來,可以面陳心跡,恕弟之罪。”羅公子見說,便道:“弟何嘗煩表兄去求單家小姐?”就把當年與竇公主馬上定姻一段說了,又道:“弟知建德昔年曾住在二賢莊年余,畢竟與單員外相好,又知單員外與表兄是心交,故托表兄鼎言,轉致單員外要他玉成姻事;若說單家小姐,真風馬牛不相及。”叔寶道:“尊禮上是要我去求單小姐的,難道我說謊?”便起身去取出羅公子的原書來,公子接來一看道:“這又奇了,並非小弟筆跡。弟當時寫了,當面交與齊國遠的,難道他捉弄我不成?”叔寶道:“不難,我去請齊國遠來便知就裡。”忙叫人去請齊國遠、李如珪、程知節、連巨真來相會。羅公子道:“齊國遠在雩阝縣柴嗣昌那裡,如何在此?”叔寶道:“齊李二兄,因柴嗣昌之力,國遠已升大理寺評事,如珪升做鑾儀衛冠軍使。”羅公子道:“聞得表兄有位義弟羅士信,年少英雄,為何不見?”叔寶道:“聖上差往定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