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九十八回 遺錦襪老嫗獲錢 聽雨鈴樂工度曲


重會狀元郎,上秦樓,卸道裝,從今勾卻相思賬。姓兒也雙,名
兒也雙,前時瞞過難尋訪。笑娘行,今須聽我低叫耳邊廂。
原來秦國楨的夫人徐氏,就是徐懋功的裔孫女,極是賢淑,因此妻妾相得,後來各生貴子。國楨與哥哥國模,俱以高官致仕。盈盈常得入宮,謁見梅妃。又常遣人往候羅素姑。那羅素姑壽至百有餘歲,坐化而終。此皆後話,不必再說。
且說梅妃當日朝見上皇過了,便要辭回上陽宮。上皇道:“朕年已老,無人侍奉,得卿相敘,正好娛我晚景,如何還要到上陽宮去?”梅妃道:“臣妾有翠華西閣得侍至尊,觸忌遭讒,自分永棄。今以未死餘生,復覲天顏,已出望外。至於侍奉左右,當更擇佳麗,以繼前寵,妾衰朽之質,自宣退避。”說罷,揮淚如雨。上皇親手撫慰道:“向來與卿疏闊,實朕之過。然珍珠投贈,未始無情,今當依仙師舊好從新之語,豈忍棄朕別居。”梅妃見上皇恁般眷顧,乃遵旨留興慶宮,與上皇同處。正是:
楊花已逐東風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上皇復得梅妃侍奉,甚可消遣暮年。但每常念及楊妃慘死,不勝悲痛,前自蜀中回京,路過馬嵬,特命致祭,彼時便欲以禮改葬。禮部侍郎李揆奏云:“昔日龍武將士,因誅楊國忠,故累及妃子,今欲改葬故妃,恐龍武將士疑懼生變。”上皇聞奏,暫止其事。及回京後,密遣高力士潛往改葬,且密諭:若有貴妃所遺物件,可以取來。高力士奉了密旨,至馬嵬驛西道之北坎下,潛起楊妃之屍移葬他處。其肌膚已都銷盡,衣飾俱成灰土。只有胸前紫羅香囊一枚,尚還完好。那紫羅乃外國貢來冰絲所織,囊中又放著異香,故得不壞。力士收藏過了。又聞得有遺下錦褲襪一隻,在馬嵬山前一個老嫗錢媽媽處,遂以錢十千買之。
原來楊妃當日縊死於馬嵬驛中,匆匆掩埋。車駕既發,眾驛卒俱至驛中打掃館舍。其中有一姓錢的驛卒,於佛堂牆壁之下,拾得錦褲襪一隻。知道是宮中嬪妃所遺,遂背著眾人,密自藏過,回家把與母親錢媽媽看。那個媽媽見這褲襪上用五色錦繡成一對並頭合蒂的蓮花,光彩炫目,余香猶在。便道:“此必是那亡過的妃子娘娘所穿,這樣好東西,不容易見的哩!”正看間,恰有個鄰家的媽媽走過來閒話,因便大家把玩了一回。於是傳說開了,就有那好事的人來借觀。這個看了去,那個也要來看。錢媽媽初時還肯取將出來與人瞧瞧,後來要看的人多了,他便索起錢鈔來。越索得越多,越有人要看。直索至百文一看,那媽媽獲錢幾及數萬,好不快活。原來楊妃的褲襪,有名叫做藕履。你道那藕履二字如何解?這因楊妃平日,最愛穿繡蓮褲襪,天子常戲語之云:“你的褲襪上,正直繡著蓮花,若不是蓮花,何故內中有此自藕?”楊妃因此自名其衤夸襪為藕履。不想身死之後,遺下一隻於驛庭,為眾人這所爭看,到作成那錢媽媽著實得利。後來劉禹錫作“馬嵬行”,也說及那遺襪之事。道是:
履綦無復有,文組光來滅。不見岩畔人,空見凌波襪。
郵草愛蹤跡,私手解囗結。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絕。
又有人說,那遺襪畢竟有時消毀,不能長留於世,亦殊不足看。有詩云:
錦襪傳觀只一時,凌波今日有誰知?不如西子留遺蹟,人到靈
岩便系思。
當下高力士聞遺襪在錢媽媽處,將錢來買。錢媽媽不敢不與。力士把這錦褲襪與那紫羅香囊,一併獻與上皇履旨。上皇見了這二物,嗟悼不已,即命宮人藏好,閒時念及,常取來觀看嘆惜。梅妃欲排遣聖懷,令高力士訪求舊日那梨園子弟來應承。一夕,上皇乘月登勤政樓,憑欄眺望,煙雲滿目,追思昔日此樓中盛事,恍如隔世,不覺愴然,因抗聲而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