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第五十一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計龍飛


日色已暮,只見小內侍進來報導:“小王爺回來了。”蕭後兩年不見趙王,今見長得一表人材,身軀高偉,打了許多野獸,喊進來道:“母親,孩兒回來了。”望見裡邊擺了酒席,忙要退出去。沙夫人道:“你大母后在這裡,快過來拜見。”趙王站定了腳,薛冶兒與姜亭亭忙下來對趙王說道:“此是你父皇的正宮蕭娘娘,他是你的大母,自然該去拜見。”趙王見說,只得走上去,朝上兩揖。蕭後正開言說道:“兒兩年不見,不覺這等長成了。”只見趙王兩揖後,如飛往外就走。沙夫人道:“這該行大禮才是,怎么就走了去?”薛冶兒重新要去攙他轉來。趙王道:“保母,你不知當年在隋宮中,他是我的嫡母,自然該行大禮。今聞他又歸許氏,母出與廟絕,母子的恩情已斷;況他又是失節之婦,連這兩揖,在沙氏母親面上不好違逆,算來已過分了。”說完,灑脫了薛保母的手,往外就走。蕭後聽見,不覺良心發現,放聲大慟,回思煬帝舊時,何等恩情,後逢宇文化及,何等疼熱。今日弄得東飄西盪,子不認母,節不成節,樂不成樂,自貽伊戚如此。越想越哭,越哭越想,好像華周杞梁之妻,要哭倒長城的一般。幸得義成公主與沙夫人等,百般勸慰。自此蕭後倒息心住在義成公主處,按下不題。
再說秦王回到長安,朝見唐主。唐主說三處兵鋒利害。秦王道:“利害何足為懼?但劉武周與蕭銑居於西北,王世充居於中央。臣竟欲差人致書,先結好世充,使不致瞻前顧後,然後進兵專攻劉、蕭二處,無有不克之理。未知父皇以為是否?”唐主稱善。即修書一封,著楊通、張千,到洛陽王世充處。二人領命即行。豈知王世充看了來書大怒,扯碎了書,將楊通斬於階下,將張千割去兩耳放回。張千抱頭鼠竄,逃回長安,哭訴唐主。唐主大怒。自欲題兵去剿世充。秦王道:“不必父皇動怒,臣兒自有調度在此:差李靖為行軍大元帥,領兵十萬去扼住劉武周。臣兒領一旅之師,誓必掃滅世充,回來見駕。”唐主大喜,即命秦王領兵十萬,前往洛陽進發。時秦王每一出師,西府賓僚如杜如晦、袁天罡、李淳風、侯君集、姚思廉、皇甫無逸等,秦王平昔以師禮事之,故凡出兵,無不從侍帷幄,籌漠謀畫。秦王命殷開山為先鋒,史岳、王常為左右護衛,劉弘基為中軍正使,段志玄。白顯道為左右護衛。自領一軍居後。長孫無忌、馬三保等保衛船騎。水陸並進,來到洛陽。王世充探知,亦領軍於睢水,列陣相迎。秦王屯兵於睢水之北,兩軍相接,當不起唐家兵精將勇,殺得世充大敗進城,堅閉不出。
次日唐營排宴,犒賞三軍已畢。秦王乘著酒興,問土人:“此地何處好景,可以遊玩?”土人答道:“城北十里外,有一北邙山,周圍百里,古帝王之陵,忠臣烈士之墓,如星羅棋布,其中珍禽怪獸,蒼松古柏,無限佳景。”秦王見說,喜道:‘吾正欲到彼處射獵。”李淳風道:‘咂晨起演先天一數,殿下該有百日之災,不可開弓走馬玩景;況面帶青色,還是不走的是。”秦王道:“吾日夕馳騁於弓馬之間,覺得氣爽神怡,有何利害?”即同馬三保軟甲輕衣,雕弓利箭,十餘騎逕往北邙山來。
到了山內,秦王四顧了一回,喟然長嘆道:“吾想前代之君,坐鎮中華,擁百萬之師,有多少英雄豪氣,今止得幾個石人石馬相隨。況荊棘叢生,狐兔為侶,寧不可嘆。日後唐家天子,亦如此而已。”正嗟嘆間,忽見西北上,趕出一隻白鹿,沖面而來。秦王扣滿弓,一箭射去,正中鹿背。那鹿帶箭望西而走,秦王縱馬追之,緊趕數里,轉過山坡,其鹿杳然不見。秦王四下追尋,不覺驟至一處,坦然平川曠野,但見旌旗耀日,戈戟森羅,一座新城門,匾上“金墉城”三字,日光耀目。秦王道:“此非李密所居之城乎?”馬三保道:“正是,殿下可急回,若彼知之,便難脫身。”不題防守城軍卒看見,忙去報知魏主,李密道:“此必是李世民誘敵之計,不可追之。”程知節踴躍向前道:“主公,此時不擒,更待何時?”說了,手題大斧,跨青鬃馬,如飛出城。秦叔寶恐知節有失,隨即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