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九十三 邊防九



○軒渠

軒渠,其國多九色鳥,青口,綠頸,紫翼,紅膺,紺頂,丹足,碧身,緗背,玄尾。亦名九尾鳥,亦名錦鳳。其青多紅少謂之繡鸞,常從弱水西來,或雲是西王母之禽也。其國幣貨同三童國也。

○三童

三童,在軒渠國西南千里。人皆眼有三睛珠,或有四舌者,能為一種聲,亦能俱語。常貨多用蕉越犀象。作金幣,率效國王之面,亦效王后之面。若丈夫交易,則用國王之面者。王死則更鑄。(以上三國與大秦鄰接,故附之。)

○澤散

澤散,魏時聞焉。屬大秦,其理在海中央,北至驢分,水行半歲,風疾時一月到。最與安息安谷城相近。西南詣大秦都,不知里數。

○驢分

驢分,魏時聞焉。屬大秦,其理去大秦都二千里。從驢分城西之大秦度海,飛橋長二百三十里,發海道西南,繞海道直西行至焉。  

○堅昆

堅昆,魏時聞焉。在康居西北,勝兵三萬人。隨水草畜牧。多貂,有好馬也。

○呼得

呼得,魏時聞焉。在蔥嶺北,烏孫西北,康居東北。勝兵萬餘人。隨畜牧。出好馬,亦多貂。

○丁令

丁令,魏時聞焉。在康居北,勝兵六萬人。隨畜牧,出名鼠皮,白昆子、青昆子皮。此上三國,堅昆中央,俱去匈奴單于庭安習水七千里,南至車師六國五千里,西南去康居界三千里,西去康居王理八千里。或以為此丁令即匈奴北丁令也,而北丁令在烏孫西,似其種別也。又匈奴北有渾窳國,有屈射國,有丁令國,有隔昆國,有新犁國,明北海之南自復有丁令,非此烏孫之西丁令也。烏孫長老言,北丁令有馬脛國,其人聲音似雁鶩,從膝以上身至頭,人也;膝以下生毛,馬脛馬蹄,不騎馬而走疾於馬,勇健敢戰。

○短人

短人,魏時聞焉。在康居西北,男女皆長三尺,人眾甚多,去奄蔡諸國甚遠。康居長老傳聞,嘗有商旅行北方,迷惑失道而到斯國。中甚多真珠、夜光明月珠,見者不知名此國號,言以意商度,此國去康居可萬餘里。(突厥本末記云:"突厥窟北馬行一月,有短人國,長者不逾三尺,亦有二尺者。頭少毛髮,若羊胞之狀,突厥呼為羊胞頭國。其傍無他種類相侵,俗無寇盜。但有大鳥,高七八尺,常伺短人啄而食之。短人皆持弓矢,以為之備。"按此亦在西北,即魏略雲短人國是也。)

○波斯 

波斯,後魏時通焉。在達曷水之西,都宿利城。(後周史雲蘇利城,隋史雲蘇藺城,記錄音訛,其實一也。)有河經其城中南流,即條支之故地也。大月氏之別種。其先有波斯匿王,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因為國號焉。王姓波斯。戶十餘萬。東去中國萬餘里,西去海數百里,東南去穆國四千餘里,西北去拂菻四千五百里。有樓觀、屋宇、佛寺。城西十五里有土山,周回高大,其勢連線甚遠,中有鷲鳥啖羊,土人極以為患。

其王坐金羊座,戴金花冠,衣錦袍、織成帔,飾以真珠寶物。其俗:丈夫翦發,戴白皮帽,貫頭衫,兩廂近下開之,亦有巾帔,緣以織成;婦人服大衫,披大帔,仍貫五色珠,絡之於膊。王即位以後,擇諸子內賢者,密書其名,封之於庫,諸子及大臣皆莫之知也。王死,眾乃共發書視之,其封內有名者,即立以為王。餘子各出就邊任,兄弟更不相見也。國人號王曰醫囋,(才割反。)妃曰防步率,王之諸子曰殺野。其刑法:重罪懸諸竿,射而殺之;次則系獄,新王立乃釋之。賦稅,準地輸銀錢。事火神、天神。婚合不擇尊卑,於諸夷之中最為醜穢。死者多棄屍於山,一月理服。城外有人別居,唯知喪葬之事,號為不淨人,若入城市,搖鈴自別。

以六月為歲首。氣候暑熱,家自藏冰。其地多砂磧,引水溉灌。其五穀及禽獸與中夏略同,唯無稻及黍。土出名馬及駝,富室至有數千頭者。出象、師子,多良犬。有大鳥,形如橐駝,有兩翼,飛而不能高,食草與肉,亦能啖火。有大鳥卵,真珠,頗梨,珊瑚,琉璃,瑪瑙,水精,瑟瑟,金,銀,鍮石,金剛,火齊,銅,錫,鑌鐵,硃砂,水銀,錦,疊,細布,氍毹,〈翕毛〉,護那,越諾布,金縷織成,赤麖皮,薰陸、鬱金、蘇合、青木等香,胡椒,蓽撥,石蜜,千年棗,香附子,訶黎勒,無食子,鹽綠,雌黃。又有優缽曇花,鮮華可愛。地有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