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六 食貨六



天寶三年制:每歲庸調徵收,延至九月三十日。五年制:天下百姓單貧交不存濟者租庸,每鄉通放三十丁。其年五月,停郡縣官白直課錢,但計數多少,同料錢加稅充用。即應差丁充白直並停。

按天寶中天下計帳,戶約有八百九十餘萬,其稅錢約得二百餘萬貫。(大約高等少,下等多,今一例為八等以下戶計之。其八等戶所稅四百五十二,九等戶則二百二十二。今通以二百五十為率。自七載至十四載六七年閒,與此大數,或多少加減不同,所以言約,他皆類此。)其地稅約得千二百四十餘萬石。(兩漢每戶所墾田不過七十畝,今亦準此約計數。)課丁八百二十餘萬,其庸調租等約出絲綿郡縣計三百七十餘萬丁,庸調輸絹約七百四十餘萬疋,(每丁計兩疋。)綿則百八十五萬餘屯,(每丁三兩,六兩為屯,則兩丁合成一屯。)租粟則七百四十餘萬石。(每丁兩石。)約出布郡縣計四百五十餘萬丁,庸調輸布約千三十五萬餘端。(每丁兩端一丈五尺,十丁則二十三端也。)其租:約百九十餘萬丁江南郡縣,折納布約五百七十餘萬端。(大約八等以下戶計之,八等折租,每丁三端一丈,九等則二端二丈,今通以三端為率。)二百六十餘萬丁江北郡縣,納粟約五百二十餘萬石。大凡都計租稅庸調,每歲錢粟絹綿布約得五千二百三十餘萬端疋屯貫石,諸色資課及句剝所獲不在其中,(據天寶中度支每歲所入端屯疋貫石都五千七百餘萬,計稅錢地稅庸調折租得五千三百四十餘萬端疋屯,其資課及句剝等當合得四百七十餘萬。)其度支歲計,粟則二千五百餘萬石,(三百萬折充絹布,添入兩京庫。三百萬回充米豆,供尚食及諸司官廚等料,併入京倉。四百萬江淮回造米轉入京,充官祿及諸司糧料。五百萬留當州官祿及遞糧。一千萬諸道節度軍糧及貯備當州倉。)布絹綿則二千七百餘萬端屯疋,(千三百萬入西京,一百萬入東京,千三百萬諸道兵賜及和糴,並遠小州使充官料郵驛等費。)錢則二百餘萬貫。(百四十萬諸道州官課料及市驛馬,六十餘萬添充諸軍州和糴軍糧。)

自開元中及於天寶,開拓邊境,多立功勳,每歲軍用日增。其費糴米粟則三百六十萬疋段,(朔方、河西各八十萬,隴右百萬,伊西、北庭八萬,安西十二萬,河東節度及群牧使各四十萬。)給衣則五百二十萬,(朔方百二十萬,隴右百五十萬,河西百萬,伊西、北庭四十萬,安西五十萬,河東節度四十萬,群牧二十萬。)別支計則二百一十萬,(河東五十萬,幽州、劍南各八十萬。)餽軍食則百九十萬石。(河東五十萬,幽州、劍南各七十萬。)大凡一千二百六十萬,(開元以前每歲邊夷戎所用不過二百萬貫,自後經費日廣,以至於此。)而錫賚之費此不與焉。其時錢穀之司,唯務割剝,回殘賸利,名目萬端,府藏雖豐,閭閻困矣。(尚書省度支,總天下經費。自安祿山反,至德、乾元之際,置度支使。永泰之後,度支罷使,置轉運使以掌其外。度支以掌於內。建中初,又罷轉運使,復歸度支。分命黜陟使往諸道收戶口及錢穀名數,每歲天下共斂三千餘萬貫,其二千五十餘萬貫以供外費,九百五十餘萬貫供京師;稅米麥共千六百餘萬石,其二百餘萬石供京師,千四百萬石給充外費。)

天下諸郡每年常貢,(按令文,諸郡貢獻皆盡當土所出,準絹為價,不得過五十疋,並以官物充市。所貢至薄,其物易供,聖朝恆制,在於斯矣。其有加於此數者,蓋修令後續配,亦折租賦,不別徵科。)京兆府(貢葵草蓆 地骨白皮酸棗仁)

華陰郡(貢鷂子十聯 烏鶻五聯 伏苓三十八斤 細辛四斤 伏神三十八斤今華州)

馮翊郡(貢白里皺文皮二十一領 今同州)

扶風郡(貢龍鬚席十領 今岐州)

新平郡(貢翦刀十具 蛇膽十斤 蓽豆澡豆五石 白火箸二十具 今邠州)

安定郡(貢龍鬚席十領 今涇州)

彭原郡(貢五色龍鬚席十領 莞菁 菴葖子 亭長 假蘇 荊芥 今寧州)

汧陽郡(貢龍鬚席六領 今隴州)

中部郡(貢龍鬚席六領 今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