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十八 選舉六



四、或曰:"吏部有濫,止由一門;州郡有濫,其門多矣。若等為濫,豈若杜眾門而歸一門乎?"答曰:"州郡有濫,雖多門,易改也;吏部有濫,雖一門,不可改也。何者?凡今選法,皆擇才於吏部,述職於州郡。若才職不稱,紊亂無任,責於刺史,則曰:'官命出於吏曹,不敢廢也。'責於侍郎,則曰:'量書判資,考而授之,不保其往也。'責於令史,則曰:'按由歷出入而行之,不知其他也。'黎庶從弊,誰任其咎?若牧守自用,則罪將焉逃。必州郡之濫,獨換一刺史則革矣;如吏部之濫,雖更其侍郎,無益也。蓋九流浩浩,不可得知,法使之然,非主司之過。故云門雖多而易改,門雖一而不可改者,以此。"

五、或曰:"今人多情,故吾恐許其選吏,必綱紀紊失,不如今日之有倫也。"答曰:"不假古義,請徵目前以明之。今諸道節度、都團練、觀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將以下,皆使自銓擇,縱其閒或有情故,大舉其例,十猶七全。則辟吏之法見行於今,但未及於州縣耳。利害之理,較然可觀,何紀之失,何綱之紊?鄉令諸使僚佐,盡授於選曹,則安獲鎮方隅之重,理財賦之殷也。"

六、或曰:"頃年嘗見州縣有攝官,皆是牧守所自署置,政多苟且,不議久長,才始到官,已營生計,迎新送故,勞弊極矣。今令州郡召辟,則其弊亦爾,奈何?"答曰:"國家職員,皆稟朝命,攝官承乏,苟濟一時,不日不月,必乎停省,人雖流而責不及,績雖著而官不成,便身而行,不苟何待?若職無移奪,命自州邦,所攝之官,便為已任,上酬知己,下利班榮,爭謁智力,人誰不盡?今常調之人,遠授一職,已數千里赴集,又數千里之官,挈攜妻孥,復往勞苦,必一周而在路,料閒歲而停官,成名非知己之恩,後任可計考而得,此之不苟,而誰為苟!"

七、或曰:"今四方諸侯,或有未朝覲者。若天下士人既無常調,久不得祿,人皆怨嗟,必相率去我,入於他境,則如之何?"答曰:"善哉問乎!夫辟舉法行,則搜羅畢盡,自中人以上,皆有位矣。此祿之不及者,皆下劣無任之人,復何足惜!當今天下凋弊之本,實為士人太多。何者?凡士人之家,皆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使下奉其上不足故也。大率一家有養百口者,有養十口者,多少通計,一家不減二十人,萬家約有二十萬口。今有才者既為我用,愚劣者盡歸他人,有萬家歸之,內則二十萬人隨之,食其黍粟,衣其縑帛,享其祿廩,役其人庶。我收其賢,彼得其愚;我減浮食之口二十萬,彼加浮食之人二十萬:則我弊益減,而彼人益困。自古興邦制敵之術,莫出於是。唯懼去我之不速也,夫何患焉!"

○請改革選舉事條 

內外文武官五品以上。(應非選司注擬者。)右請宰相總其進敘,吏部、兵部得參議可否。

吏部尚書、侍郎。 右請掌議文官五品以上、除拜六品以下,攢奏兼察舉選用之不公者。(諸京司長官及觀察使、刺史舉用僚佐,有才職不稱,背公任私者,得察舉彈奏。非選用濫失,不得舉。)凡有所察,郎中刺舉,員外郎判成,侍郎、尚書署之,而後行。(諸官長若犯他過,使司自當彈奏,即非吏部所察。故云非選用濫失,不得舉。)餘所掌準舊。若官長選用濫失有聞,而吏部不舉,請委御史台彈之。御史台不舉,即左右丞彈之。(按六典,御史有糾不當者,即左右丞得彈奏。)

兵部尚書、侍郎。 右請掌議武官五品以上、除拜六品以下,攢奏兼察舉選用之不公者。(諸軍衛長官及節度、都團練使舉用將校,才職不稱,背公任私者,得察舉彈奏。非選用濫失,不得舉。)凡有所察舉及台省糾彈,如吏部之法。餘所掌準舊。

禮部每年貢舉人。 右並請停廢。有別須經藝之士,請於國子監六學中銓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兵部舉選。 右請停廢。(昔隋置折衝府,分鎮天下,所以散兵。及武太后,昇平置武舉,恐人之忘戰。則武官、武選,本末可徵。今內外邦畿,皆有師旅;偏裨將校,所在至多。誠宜設法減除,豈復張門誘入。況若此輩,又非驍雄,徒稱武官,不足守御,雖習弓矢,不堪戰鬥,而坐享祿俸,規逃王徭。今請悉停,以絕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