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四下 帝紀第四◎世祖紀下 宗紀

太平真君元年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圍酒泉。辛亥,分遣侍臣巡行州郡,觀察風俗,問民疾苦。壬子,無諱誘執弋陽公元潔。二月己巳,詔假通直常侍邢穎使於劉義隆。髮長安五千人浚昆明池。三月,酒泉陷。

夏四月庚辰,無諱寇張掖,禿髮保周屯於刪丹。丙戌,詔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等督諸軍討保周。五月辛卯,行幸北部。乙巳,無諱復圍張掖,不克,退還。丙辰,車駕還宮。六月丁丑,皇孫浚生,大赦,改年。

秋七月,行幸陰山。己丑,永昌王健至番禾,破保周。周遁走。丙申,皇太后竇氏崩於行宮。癸丑,保周自殺,傳首京師。八月甲申,無諱降,送弋陽公元潔及諸將士。九月壬寅,車駕還宮。冬十有一月丁亥,行幸山北。十二月,車駕還宮。是歲,州鎮十五民飢,開倉賑恤。以河南王曜子羯兒為河間王,後改封略陽王。

二年春正月癸卯,拜沮渠無諱為征西大將軍、涼州牧、酒泉王。甲辰,行幸溫泉。二月壬戌,車駕還宮。三月辛卯,葬惠太后於崞山。庚戌,新興王俊、略陽王羯兒有罪,並黜為公。辛亥,封蠕蠕郁久閭乞列歸為朔方王,沮渠萬年為張掖王。

夏四月丁巳,劉義隆遣使朝貢。庚辰,詔鎮南將軍、南陽公奚眷征酒泉。五月辛卯,行幸山北。秋八月辛亥,詔散騎侍郎張偉等使劉義隆。行幸河西。九月戊戌,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薨。冬十有一月庚子,鎮南將軍奚眷平酒泉,獲沮渠天周、臧嗟、屈德,男女四千口。十有二月甲戌,車駕還宮。丙子,劉義隆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甲申,帝至道壇,親受符籙,備法駕,旗幟盡青。語在《釋老志》。三月壬寅,北平王長孫頹有罪,削爵為侯。

夏四月,無諱走渡流沙,據鄯善。李皓孫寶據敦煌,遣使內附。五月,行幸陰山之北。閏月,劉義隆龍驤將軍裴方明、梁州刺史劉康祖寇南秦,南秦王楊難當敗,奔於上邽。六月丙戌,難當朝於行宮。先是,起殿於陰山之北,殿始成而難當至,因名曰廣德焉。

秋七月丙寅,詔安西將軍、建興公古弼督隴右諸軍及殿中虎賁與武都王楊保宗等從祁山南入,征西將軍、淮陽公皮豹子與琅邪王司馬楚之等督關中諸軍從散關西入,俱會仇池;鬱林公司馬文思為征南大將軍,進爵譙王,督洛豫諸軍事南趣襄陽;征南將軍、東安公刁雍東趣廣陵,邀方明歸路。

冬十月己卯,封皇子伏羅為晉王,翰為秦王,譚為燕王,建為楚王,余為吳王。十有二月辛巳,侍中、太保、襄城公盧魯元薨。丁酉,車駕還宮。李寶遣使朝貢,以寶為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沙州牧,封敦煌公。

四年春正月己巳,征西將軍皮豹子等大破劉義隆將于樂鄉,擒其將王奐之、王長卿等。強玄明、辛伯奮棄下辨遁走,追斬之,盡虜其眾。庚午,行幸中山。二月丙子,車駕至於恆山之陽,詔有司刊石勒銘。是月,克仇池。三月庚申,車駕還宮。壬戌,烏洛侯國遣使朝貢。

夏四月,武都王楊保宗謀反,諸將擒送京師;諸氐、羌復推保宗弟文德為主,圍仇池。丁酉,大赦天下。己亥,行幸陰山。五月,將軍古弼大破諸氐,解仇池圍。六月庚寅,詔曰:"朕承天子民,憂理萬國,欲令百姓家給人足,興於禮義。而牧守令宰不能助朕宣揚恩德,勤恤民隱,至乃侵奪其產,加以殘虐,非所以為治也。今復民貲賦三年,其田租歲輸如常。牧守之徒,各厲精為治,勸課農桑,不得妄有徵發;有司彈糾,勿有所縱。"癸巳,大閱於西郊。秋九月辛丑,行幸漠南。甲辰,舍輜重,以輕騎襲蠕蠕,分軍為四道。事具《蠕蠕傳》。鎮北將軍封沓亡入蠕蠕。冬十一月,將軍皮豹子等追破劉義隆將於濁水。甲子,車駕至於朔方。詔曰:"朕承祖宗重光之緒,思闡洪基,恢隆萬世。自經營天下,平暴除亂,掃清不順,二十年矣。夫陰陽有往復,四時有代謝。授子任賢,所以休息;優隆功臣,式圖長久,蓋古今不易之令典也。其令皇太子副理萬機,總統百揆。諸朕功臣,勤勞日久,皆當以爵歸第,隨時朝請,饗宴朕前,論道陳謨而已,不宜復煩以劇職。更舉賢俊,以備百官。主者明為科制,以稱朕心。"十二月辛卯,車駕至自北伐。

五年春正月壬寅,皇太子始總百揆。侍中、中書監、宜都王穆壽,司徒、東郡公崔浩,侍中、廣平公張黎,侍中、建興公古弼,輔太子以決庶政。諸上書者皆稱臣,上疏儀與表同。戊申,詔曰:"愚民無識,信惑妖邪,私養師巫,挾藏讖記、陰陽、圖緯、方伎之書;又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於天下也。自王公已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師巫及金銀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過期不出,師巫、沙門身死,主人門誅。明相宣告,鹹使聞知。"庚戌,詔曰:"自頃以來,軍國多事,未宣文教,非所以整齊風俗,示軌則於天下也。今制自王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其百工伎巧、騶卒子息,當習其父兄所業,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二月辛未,中山王辰等八將,以北伐後期,斬於都南。癸酉,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薨。庚辰,行幸廬闕。三月戊戌,大會於那南池。遣使者四輩使西域。甲辰,車駕還宮。癸丑,詔征西大將軍、司空、上黨王長孫道生鎮統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