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

文選考異
注“謂山在澤東是也”:案:此七字不可通,蓋後來駮善注之語而誤錯入耳。各本皆衍。否則當作“非謂山在澤東也”而誤。
日隱澗凝空:案:“凝”當作“ 疑”。宋本謝集正作“疑”,此“疑空”與“如復”偶句。各本作“凝”,但傳寫誤耳。袁、茶陵二本所載五臣翰注云“澗暗如空也”,詳其意,亦不作“凝”。凡諸家集中異同,非可畫一,故每不稱說。此條不同其例,所謂言各有當者矣。

注“高丈長曰堵”:茶陵本“長 ”下有“丈”字,是也。袁本亦脫。

注“時盜賊強盛”:陳雲“盜” ,“氐”誤。案:所校最是。氐,苻秦也。不知者改之。各本皆作“盜”,其誤久矣。

注“群謝錄”:何校“群”改“ 陳郡”二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誤。述祖德詩注引可證。

和徐都曹五言 集云:和徐都曹勉昧旦出新渚。
 謝玄暉
宛洛佳遨遊,春色滿皇州。古詩曰: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鮑昭結客少年場曰:表里望皇州。結軫青郊路,迥瞰蒼江流。楚辭曰:結餘軫於西山。周禮曰:東方謂之青。蜀都賦曰:列綺疏以瞰江。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日華,已見上文。楚辭曰:光風轉蕙泛崇蘭。王逸注曰:光風,謂日出而風,草木有光色也。桃李成蹊逕,桑榆陰道周。班固漢書贊曰: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楚辭曰:鳴鳩棲於桑榆。毛詩曰:有杕之杜,生於道周。毛萇曰:周,曲也。東都已俶載,言歸望綠疇。毛詩曰:以我覃耜,俶載南畝。毛萇曰:覃,利也。王肅曰:俶,始也。載,事也。言用我之利,始事於南畝也。毛詩曰:言鏇言歸。賈逵國語注曰:一井為疇。

文選考異
注“昧旦出新渚”:案:“新”下當有“亭”字。各本皆脫。謝集有。
注“言用我之利”:陳雲“利” 下脫“耜”字,是也。各本皆脫。

和王主簿怨情五言 集云:王主簿,名季哲。
 謝玄暉
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漢書.元紀曰:賜單于待詔掖庭王廧為閼氏。應劭曰:名廧,小字昭君。娶女曰聘,據單于而言也。琴道,雍門周曰:一赴絕國。掖庭,王昭君所居也。長門,陳皇后所居也。南都賦曰:接歡宴於日夜。相逢詠麋蕪,辭寵悲班扇。古樂府詩曰:上山采蘪蕪,下山逢故夫。班婕妤怨詩曰:新制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徒使春帶賒,坐惜紅妝變。賒,緩也。生平一顧重,宿昔千金賤。鄭玄毛詩箋曰:顧,回首也。列女傳曰:楚成鄭子瞀者,楚成王之夫人也。初,成王登台,子瞀不顧,王曰:顧,吾與女千金。子瞀遂行不顧。曹植詩曰:一顧千金重,何必珠玉錢?阮籍詠懷詩曰:宿昔同衾裳。故人心尚爾,故人心不見。古樂府曰:相去萬餘里,故人心尚爾。鄭玄毛詩箋曰:尚,猶也。字書曰:爾,詞也。

文選考異
注“上山采蘪蕪”:案:“蘪”當作“麋”,正文“麋”。袁、茶陵二本校語皆雲善作“ 麋”,可見注中自是“麋”字也。尤、袁注作“蘪”,乃涉五臣而誤。茶陵注併入五臣,更不可別。“蘪”、“
麋”同字耳。凡善、五臣有異,雖同字亦必較,然不可混,其例有如此。
故人心不見:案:“人心”當作 “心人”。袁本、茶陵本作“心人”,雲善作“人心” 。各本所見皆非也。上句“故人心尚爾”,承“生平一顧重”言之,謂辭寵之未嘗易操也。此句“故心人不見 ”,承“宿昔千金賤”言之,謂相逢之遽已貶價也,此情之所為怨也。傳寫下句涉上倒兩字,絕不可通,非善如此。五臣之注,其義甚謬,而文未誤,可借為證。謝集“故心人不見”注云“一作故人心不見”,取六臣合併本文選而云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