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貞觀七年十月乙丑,京師地震,十二年正月壬寅,松、叢二州地震,壞廬舍。二十年九月辛亥,靈州地震,有聲如雷。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河東地震,晉州尤其,壓殺五十餘人;乙亥,又震。十一月乙丑,又震。

永徽元年四月己巳朔,晉州地震;己卯,又震。六月庚辰,又震,有聲如雷。二年十月,又震。十一月戊寅,定襄地震。帝始封晉王,初即位而地屢震,天下將由帝而動搖象也。

儀鳳二年正月庚辰,京師地震。

永淳元年十月甲子,京師地震。

垂拱三年七月乙亥,京師地震。四年七月戊午,又震。八月戊戌,神都地震。

延載元年四月壬戌,常州地震。

大足元年七月乙亥,楊、楚、常、潤、蘇五州地震。二年八月辛亥,劍南六州地震。

景龍四年五月丁丑,剡縣地震。

景雲三年正月甲戌,並、汾、絳三州地震,壞廬舍,壓死百餘人。

開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西北隱隱有聲,坼而複合,經時不止,壞廬舍殆盡,壓死四千餘人。二十六年三月癸巳,京師地震。

至德元載十一月辛亥朔,河西地震裂有聲,陷廬舍,張掖、酒泉尤甚,至二載三月癸亥乃止。

大曆二年十一月壬申,京師地震,自東北來,其聲如雷者。三年五月丙戌,又震。十二年,恆、定二州地大震,三日乃止,束鹿、寧晉地裂數丈,沙石隨水流出平地,壞廬舍,壓死者數百人。

建中元年四月己亥,京師地震。三年六月甲子,又震。四年四月甲子,又震。五月辛巳,又震。

貞元二年五月己酉,又震。三年十一月丁丑夜,京師、東都、蒲、陝地震。四年正月庚戌朔夜,京師地震;辛亥、壬子、丁卯、戊辰、庚午、癸酉、甲戌、乙亥,皆震,金、房二州尤甚,江溢山裂,屋宇多壞,人皆露處。二月壬午,京師又震;甲申、乙酉,丙申,三月甲寅、己未、庚午、辛未,五月丙寅、丁卯,皆震。八月甲午,又震,有聲如雷;甲辰,又震。九年四月辛酉,又震,有聲如雷,河中、關輔尤甚,壞城壁廬舍,地裂水涌。十年四月戊申,京師地震。癸丑,又震,侍中渾瑊第有樹湧出,樹枝皆戴蚯蚓。十三年七月乙未,又震。

元和七年八月,京師地震,草樹皆搖。九年三月丙辰,雋州地震,晝夜八十,壓死百餘人,地陷者三十里。十年十月,京師地震。十一年二月丁丑,又震。十五年正月,穆宗即位,戊辰,始朝群臣於宣政殿,是夜地震。

大和二年正月壬申,地震;七年六月甲戌,又震。九年三月乙卯,京師地震,屋瓦皆墜,戶牖間有聲;開成元年二月乙亥,又震;二年十一月乙丑夜,又震;四年十一月甲戌,又震。

會昌二年正月癸亥,宋、亳二州地震。十二月癸未,京師地震。

大中三年十月辛巳,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靈武、鹽夏等州地震,壞廬舍,壓死數十人。十二年八月丁巳,太原地震。

鹹通元年五月,上都地震。六年十二月,晉、絳二州地震,壞廬舍,地裂泉涌,泥出青色。八年正月丁未,河中、晉、絳三州地大震,壞廬舍,人有死者。十三年四月庚子朔,浙東、西地震。

乾符三年六月乙丑,雄州地震,至七月辛巳止,州城廬舍盡壞,地陷水涌,傷死甚眾;是月,濮州地震。十二月,京師地震有聲。四年六月庚寅,雄州地震。六年二月,京師地震,有聲如雷,藍田山裂水涌。

中和三年秋,晉州地震,有聲如雷。

光啟二年春,成都地震,月中十數。占曰:"兵、飢。"十二月,魏州地震。

乾寧二年三月庚午,河東地震。

○山摧

貞觀八年七月,隴右山摧。山者高峻,自上而隕之象也。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豐縣露台鄉大風雨,震電,有山湧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畝,池中有龍鳳之形、麥之異,武后以為休應,名曰"慶山"。荊州人俞文俊上言:"天氣不和而寒暑隔,人氣不和而贅疣生,地氣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居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隔塞,山變為災。陛下以為'慶山',臣以為非慶也。宜側身脩德以答天譴,不然,恐災禍至。"後怒,流於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