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累璧》四百卷

又《目錄》四卷(許敬宗等撰,龍朔元年上。)

《東殿新書》二百卷(許敬宗、李義府奉詔於武德內殿修撰。其書自《史記》至《晉書》,刪其繁辭。龍朔元年上,高宗制序。)

歐陽詢《藝文類聚》一百卷(令狐德棻、袁朗、趙弘智等同脩。)

虞世南《北堂書鈔》一百七十三卷

張大素《策府》五百八十二卷

武后《玄覽》一百卷

《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

《目》十三卷(張昌宗、李嶠、崔湜、閻朝隱、徐彥伯、張說、沈佺期、宋之問、富嘉篸、喬侃、員半千、薛曜等撰。開成初改為《海內珠英》,武后所改字並復舊。)

孟利貞《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

《玉藻瓊林》一百卷

王義方《筆海》十卷

《玄宗事類》一百三十卷

又《初學記》三十卷(張說類集要事以教諸王,徐堅、韋述、余欽、施敬本、張烜、李銳、孫季良等分撰。)

是光乂《十九部書語類》十卷(開元末,自秘書省正字上,授集賢院修撰,後賜姓齊。)

劉秩《政典》三十五卷

杜佑《通典》二百卷

蘇冕《會要》四十卷

《續會要》四十卷(楊紹復、裴德融、崔瑑、薛逢、鄭言、周膚敏、薛廷望、於珪、於球等撰,崔弦監脩。)

陸贄《備舉文言》二十卷

劉綺《莊集類》一百卷

高丘《詞集類略》三十卷

陸羽《警年》十卷

張仲素《詞圃》十卷(字繪之,元和翰林學士、中書舍人。)

《元氏類集》三百卷(元稹。)

《白氏經史事類》三十卷(白居易。一名《六貼》。)

《王氏千門》四十卷(王洛賓。)

於立政《類林》十卷

郭道規《事鑒》五十卷

馬幼昌《穿楊集》四卷(判目。)

盛均《十三家貼》(均,字之材,泉州南安人,終昭州刺史。以《白氏六帖》未備而廣之,卷亡。)

竇蒙《青囊書》十卷(國子司業。)

韋稔《瀛類》十卷

《套用類對》十卷

高測《韻對》十卷

溫庭筠《學海》三十卷

王博古《脩文海》十七卷

李途《記室新書》三十卷

孫翰《錦繡谷》五卷

張楚金《翰苑》七卷

皮氏《鹿門家鈔》九十卷(皮日休,字襲美,鹹通太常博士。)

劉揚名《戚苑纂要》十卷

《戚苑英華》十卷(袁說重脩。)

右類書類十七家,二十四部,七千二百八十八卷。(失姓名三家,王義方以下不著錄三十二家,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皇甫謐《皇帝三部針經》十二卷

張子存《赤烏神針經》一卷

《黃帝針灸經》十二卷

《黃帝雜注針經》一卷

《黃帝針經》十卷

《玉匱針經》十二卷

《龍銜素針經並孔穴蝦蟆圖》三卷

《徐叔向針灸要鈔》一卷

《黃帝明堂經》三卷

《黃帝明堂》三卷

楊玄注《黃帝明堂經》三卷

《黃帝內經明堂》十三卷

《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藏圖》一卷

曹氏《黃帝十二經明堂偃側人圖》十二卷

秦承祖《明堂圖》三卷

《明堂孔穴》五卷

秦越人《黃帝八十一難經》二卷

全元起注《黃帝素問》九卷

靈寶注《黃帝九靈經》十二卷

《黃帝甲乙經》十二卷

《黃帝流注脈經》一卷

《三部四時五藏辨候診色脈經》一卷

《脈經》十卷

又二卷

徐氏《脈經訣》三卷

王子顒《脈經》二卷

歧伯《灸經》一卷

雷氏《灸經》一卷

《五藏訣》一卷

《五藏論》一卷

賈和光《鈴和子》十卷

王冰注《黃帝素問》二十四卷

《釋文》一卷(冰號啟元子。)

楊上善注《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十三卷

又《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

甄權《脈經》一卷

《針經鈔》三卷

《針方》一卷

《明堂人形圖》一卷

米遂《明堂論》一卷

右明堂經脈類一十六家,三十五部,二百三十一卷。(失姓名十六家,甄權以下不著錄二家,七卷。)

《神農本草》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