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五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七年十二月,帝擇廷臣可使日本者,陝西宣撫使趙良弼請行,授良弼秘書監,充國信使,給兵三千人為護從。良弼辭,獨與書狀官二十四人發。

八年九月,高麗使通事別將徐稱吉偕良弼至日本之筑前今津津,使欲擊之。翼日,其築後長官藤原給資率兵往,詰難不已,求國書。良弼曰:“國書宜獻於王所,若不允,由傳之大半島軍。不然,不敢釋手。”數日,給資復往,謂良弼曰:“我國自太宰府以東,上古使臣未有至者。今汝國遣使至此,而不以國書授,何以示信?”良弼曰:“隨文帝遣裴清來,王郊迎成禮。唐太宗、高宗遣使,皆得見王。何獨不見我國使臣乎?乃出國書錄本授之。日本人仍不答,令太宰府遣人送良弼等於對馬島。良弼既見拒,無以復命。太宰府守護官亦恐開釁於中國,異日兵禍不易弭,乃私與良弼定約,遣彌四郎等十二人,偽稱使介,從書狀官張鐸入朝。帝召見鐸,宴勞之。鐸奉曰:“趙良弼遣臣來言,去歲九月與日本國人彌四郎等至太宰府西守護所。守者云:‘曩為高麗所紿,屢言上國來伐,豈知皇帝好生惡殺,先遣行人下示璽書。然王高潮去此尚遠,原先遣人從使者回”’故良弼遣臣偕彌四郎等至京師。”帝疑其詐,命翰林學士承旨和禮霍孫問姚樞、許衡,皆對曰:“誠如聖算,彼懼我加兵,故發此輩偵強弱耳。宜示之寬仁,且不應聽其入見。”帝從之。

十年三月,趙良弼復至太宰府,又為日本所拒。六月,良弼歸,帝問其始末。良弼曰:“臣至太宰府,數春不恭罪,諭以禮意,太宰府官愧服,求國書。臣曰:必見汝國王始授之。往複數四,至以兵脅,臣終不與,但以副本示之。後又聲言大將軍以兵十萬來求書,臣曰:“不見國王,寧持我首去,書不可得也。日本知臣不可屈,遣使介十二人入覲。”帝曰:“卿可謂不辱君命矣。”良弼具記日本君臣爵號、州郡、名姓、風俗土宜上之。帝又問用兵之策,良弼具奉,不宜以有用之民力,填無窮之巨壑,請勿擊。帝不從。

十一年正月,日本主龜山天皇偉位於其太子,號為俊宇多天皇,改元建治。三月,帝以鳳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邱等,將屯軍及女真軍並水軍共一萬五千人、戰船九百艘,期以七月攻日本,又命高麗發兵千六百人助之。

八月,元帥忽敦、右副元帥洪茶邱、左副元帥劉復亨抵高麗,高麗以都督使金方慶等將三翼軍,共八千人,與忽敦等由合浦攻對馬島。日本將允宗助國率八千騎御之,使譯人至船上問來故。忽敦等不答,遂登入,薄日本軍。助國戰死。忽敦等轉攻壹岐島,登岸立赤幟,日本將平經高敗走,嬰城自守。翌日,城陷,經高死之。忽敦等連破三島,肆行殺戮,獲婦女以索貫手心,繫於船側。

日本人大震,征其藩屬兵十萬二千餘人赴援。忽敦等與日本戰於博多,諸將憑高鳴鼓,指揮兵士,進退應鼓聲。敵有陷陣者,則圍而擊之。又發鐵炮,殲敵兵無算。日本人敗走,忽敦乖進至今津,佐屬與日本將菊池康成等戰於赤坂,又與少貳沉惠戰於百道原,均敗之。覺惠子景資善騎射,射劉復亨墜馬。忽敦等列陣松林,日本半大坂賴康來拒,復敗走。會日暮,諸將乃次第登舟。

金言慶謂忽敦、洪茶邱曰:“我兵雖少,已入敵境,人自為戰,即孟明焚舟、淮陰背水計也,請複決戰。”忽敦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策疲兵入敵境,非完計也,不若班師。”劉復亨瘡重,乃引所部先歸。是夜大風雨,官軍戰船角崖石多破壞,忽敦等乃乘夜引去。

十二年二月,帝復使禮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計議官撒都魯丁齋璽書通好於日本,高麗人郎將徐贊及捎工上佐等三十人導行。四月,杜世忠等至長門室津,既而移筑前太宰府。八月,太宰府護送世忠等至釒兼倉。九月,北條時宗斬杜世忠、何文著、撒都魯丁及書狀官董畏、高麗人徐贊於龍口,梟其首。

十四年,日本遣商人持金來易銅鐵,許之,於是日本人始知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