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四 起強圉大淵獻正月,盡屠維赤奮若九月,凡二年有奇



有郭統制者,殺全次子通及全妾劉氏,妄稱楊妙真,函三首獻於楊紹雲,馳送臨安。傾朝皆喜,檄知盱眙軍彭忄乇及總管張惠、范成進、時青並兵往楚州,便宜盡戮李全餘黨。忄乇輕儇,不為惠等所服,得檄,不自決,請制府及朝廷外之。朝議以時青望重,檄青區畫;青恐禍及,密遣人報全於青州,遷延不決。惠、成進以朝檄專委青而不及己,乃歸盱眙,設宴邀忄乇,乘其醉,縛之,渡淮,以盱眙降於金。金主封惠臨淄郡王,成進膠西郡王,俾惠專制河南,以拒蒙古,而使總帥完顏額爾克戍之。

金哈昭自蒙古還,金主聞蒙古主臨沒有止殺之言,遂以為從此息兵,命有司罷防城及修城丁壯,凡軍需租調不急者權停。謂薩哈連曰:“諺云:‘水深見長人。’朝臣或欲我一戰。汝獨言當靜以待之,與朕意合。今日有太平之望,皆汝謀也。先帝嘗言汝可用,可謂知人矣。”

金監察御史張特立言:“衛、鎬二宅,久加禁錮,棘圍柝警,如防寇盜。近降恩赦,謀反大逆,皆蒙湔雪,彼獨何罪,幽囚若是?世宗在天之靈,得無傷其心乎?皇嗣未立,未必不由此也。”又言:“方今三面受敵,百姓凋弊,宰執非才,臣恐中興之功,未可歲月期也。”當路者惡其言,特立鏇外謫。

丙辰,詔:“寧宗仁文哲武恭孝皇帝訁盆號,見今六字,依祖宗故事,宜加上十字為一十六字。宰執、侍從、台諫、兩省官、禮官集議,詳具典禮以聞。

癸亥,詔吏部:“試邑兩經罷黜,毋得再注知縣、縣令。”從御史留元英請也。

己巳,金萬年節,同知集賢院史公奕進《大定遺訓》,待制呂造進《尚書要略》。是日,大風,落左掖門鴟尾,壞丹鳳門扉;隕霜,和盡隕。

九月,賜留正訁盆曰忠宣。

庚子,詔:“時青堅壁守淮,獨當一面,屢有戰捷。除武康軍節度使、左金吾上將軍,忠義都統制。”

李全得時青報,慟哭,力告蒙古將富珠哩求南還,不許。全因斷一指以示之,誓還南必叛,富珠哩乃承制授全山東行省,得專制山東,歲獻金幣。冬,十月,丙辰,全遂與蒙古宣差張國明及通事數人還楚州,服蒙古衣冠,文移紀甲子而無年號。楊紹雲聞其至,遂留揚州。國安用殺張林、刑德以自贖,郭統制亦為全所殺。尋復誘殺時青,並其眾。王義深奔金,金封為東平郡王。

己未,詔曰:“朕以眇躬,紹膺聖緒,今始郊見天地,兢兢寅畏,慮弗克任,以剋期齊肅,庶幾對越無愧。凡百御事之臣,各宜恪謹攸司,毋或怠慢,以稱朕意。”

辛酉,金陳規偕右拾遺李大節,劾薩哈連諂佞、招權納賄及不公事,不報。

甲子,以右監門衛大將軍與奭為宜州觀察使,賜名貴謙,繼沂王后;千牛衛將軍孟均為和州防禦使,賜名乃裕,繼景獻太子後。

十一月,丙子朔,以奉上寧宗徽號冊寶告於宗調、天地、社稷、宮觀。戊寅,發冊寶於大慶殿,遣群臣奉上於寧宗廟。

己卯,朝獻景靈宮。庚辰,祭享太廟。辛巳,日南至,祀天地於圜丘。壬午,大赦。改明年為紹定元年。

李全敗額爾克及慶善怒於龜山。金大皆謂盱眙不可守,金主不從。以淮南王招李全,全曰:“王義深、范成進皆我部曲,而受王封,何以處我?”遂不受。

詔:“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屬縣決繫囚,兩浙州軍亦如之。蠲大理寺、三衙、臨安府點檢酒所贓賞錢。

壬寅,詔:“布衣李心傳,特授從政郎,充秘閣校勘。”

甲辰,以雪寒糴責,出豐儲倉米七萬石以紓民。

慶善努之敗於龜山也,金主置不問,商衡言:“自古敗軍之將,必正典刑,不爾,無以謝天下。”乃降慶善努為定國軍節度使。

金戶部侍郎權尚書曹溫之女在掖庭,親舊干預權利,其家人填委諸司,貪墨彰露,台臣無敢言者。商衡歷數其罪,詔罷溫戶部,改太后府衛尉。衡再上章言:“溫果可罪,當貶逐;無罪,則臣為妄言。豈有是非不別而兩可之理!”金主為之動容,出溫為汝州防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