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五 起上章掩茂正月,盡重光大淵獻十二月,凡二年



禁鷹坊馳驛擾民。

二月,乙巳,命和林、江浙行省依前設左丞相,餘省唯置平章二員;遙授職事勿與。

戊申,罷運江南所印《佛經》。

辛亥,罷阿喇卜丹買賣浙鹽,供中政食羊;禁宣政院違制度僧。

甲寅,還中都所占民田。

司徒蕭珍以城中都徼功毒民,命追奪其符印,令有司禁錮之。

甲子,命平章政事李孟領國子監學,諭之曰:“學校人才所自出,卿等宜數詣國學課試諸生,勉其德業。”

敕:“諸司擅奏除官者,毋給宣敕。”

御史台言:“白雲宗總攝所統江南為僧之有發者,不養父母,避役損民,請追收所授璽書銀印,勒還民籍。”從之。

罷福建繡匠、河南魚課兩提舉司。

丁卯,命西番僧非奉璽書驛券及無西番宣慰司文牒者,勿輒至京師,仍戒黃河津吏驗問禁止。

罷總統所及各處僧錄、僧正、都綱司,凡僧人訴訟,悉歸有司。

罷仁虞院,復置鷹坊總管府。

庚午,立淮安忠武王巴延廟於杭州,仍給田供祀事。

罷中書左丞相哈喇托克托為江浙行省左丞相。托克托下車,進父老,問民間利病。或謂:“杭城舊有便河通江滸,湮廢已久,若疏鑿以通盤楫,物價必平。”僚左或難之,托克托曰:“吾陛辭之日,許以便宜行事,民以為便,行之可也”俄有詔禁作土功,托克托曰:“敬天莫如勤民,民蒙其利,則災沴自弭,土功何尤焉!”不一月,河成。

三月,庚寅,皇太子即皇帝位。時皇太后欲用陰陽家言,令太子即位隆福宮,御史中丞張珪言當御大明殿。御史大夫止之曰:“議已定,雖百奏無益。”珪曰:“未始一奏,詎知無益!”遂奏之。太子副詹事王約亦言於太保齊蘇曰:“正名定分,當御大內。”齊蘇入奏,帝悟,移仗大明殿即位,受諸王百官朝賀。

詔曰:“惟昔先帝,事皇太后,撫朕眇躬,孝友天至。由朕得托順考遺體,重以母弟之嫡,加有削平內難之功,於其踐阼曾未逾月,授以皇太子寶,領中書令、樞密使,百揆機務,聽所總裁,於今五年。先帝奄棄開下,勛戚元老鹹謂大寶之承,即有成命,非與前聖賓天而始徵集宗親議所宜立者比;當稽周、漢、晉、唐故事,正位宸極。朕以國恤方新,誠有未忍,是用經時。今則上奉皇太后勉進之命,下徇諸王勸戴之勤,三月十八日,於大都大明殿即皇帝位。凡尚書省誤國之臣,先已伏誅,同惡之徒,亦已放殛,百官庶政,悉歸中書,命丞相特們德爾、平章政事李孟等從新整治。可大赦天下,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罪以其罪。諸衙門及近侍人等,毋隔越中書奏事;諸上事陳言者,量加旌擢。其僥倖獻地土並山場、窯治及奇寶之人並禁止之。諸王、駙馬經過州郡,不得非理需索,應和顧、和賣,隨即給價,毋困吾民。”

辛卯,禁民間制金箔、銷金、織金。

丁酉,敕:“百司改升品級者,悉復至元舊制。”

己亥,寧夏路地震。

是月,帝諭省臣曰:“卿等裒集中統、至元以來條草,擇曉法律老臣,斟酌重輕,折衷歸一,頒行天下,俾有司遵行,則抵罪者庶無冤抑。”又諭太府監曰:“財用足,則可以養萬民,給軍旅。自今雖一繒之微,不言於朕,毋輒與人。”

遣宦者李邦寧釋奠於孔子。邦寧既受命行禮,方就位,大風起,殿上及兩廡燭盡滅,燭台底鐵鐏入地尺許,無不拔者。邦寧悚息伏地,諸執事者皆伏,良久風息,乃成禮。邦寧因慚悔累日。帝初即位,左右鹹謂邦寧嘗持異議,勸先帝自立皇子,請誅之,帝曰:“帝王歷數,自有天命,其言何足介懷!”加邦寧開府儀同三司,為集賢院大學士,尋卒。

賜大都路民年九十者二千三百餘人,人帛二匹;八十者八千三百餘人,人帛一匹。

小雲石哈雅,為皇子說書秀才,宿衛禁中,上疏條六事:“一日釋邊戍以修文德,二曰教太子以正國本,三曰設諫官以輔聖德,四曰表姓氏以旌勛胄,五曰定服色以變風俗,六曰舉賢才以恢至道。”書凡萬餘言,未報,拜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夏,四月,丁未,以太子少保章律為江浙行省平章,戒之曰:“以汝先朝舊人,故命汝往。民為邦本,無民何以為國!汝其上體朕心,下愛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