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九 起昭陽大荒落正月,盡閼逢敦牂十二月,凡十年



甲寅,敕江南毀諸道觀聖祖天尊祠。

是月,前右贊善大夫劉因卒。後贈翰林學士,諡文靖。

史弼等之徵爪哇也,以上年十二月合諸軍發泉州,風急濤涌,舟掀簸,士卒皆數日不能食。過七洲洋、萬里石塘,歷交趾、占城界,正月至東董、西董山、牛崎嶼,入混沌大洋、橄欖、假裡馬答、勾闌等山,駐兵伐木,造小舟以入。弼與伊克密實、高興分軍,水陸並進。伊克密實將水軍,興將步軍,會於八節澗。

時爪哇與鄰國葛郎構怨,爪哇主哈只葛達那加已為葛郎所殺,其婿土罕必闍耶攻葛郎不勝,聞弼等至,遣使以其國山川、戶口及葛郎國地圖迎降求救。弼與諸將進擊,伊克密實邀賊於西南路,不遇;興擊其東南路,殺數百人,餘眾奔山谷;東南路賊復至,興又敗之,葛郎主遁歸其國。興言:“爪哇雖降,倘中變,與葛郎合,則孤軍懸絕,事不可測。”弼遂分兵三道,與興及伊克密實各將一道攻葛郎。至答哈城,葛郎兵十餘萬迎敵,自旦至午,葛郎兵敗,入城自守,葛郎主出降,並取其妻子官屬以歸。

土罕必闍耶乞歸易降表及所藏珍寶入朝,弼與伊克密實許之,興力言其失計,弗聽,遣萬戶二人以兵護送。土罕必闍耶果於道殺二人以叛,乘軍還,夾路攘奪。興力戰以出,弼自斷後,且戰且行,行三百里,得登舟。行六十八日夜,達泉州,士卒死者三千人,以所得金字表及金銀、犀象等進。

五月,癸亥,詔以浙西大水冒田為災,令富家募佃人疏決水道。

辛未,敕僧寺之邸店,商賈舍止,其貨物依例收稅。

六月,乙巳,命皇孫特穆爾撫軍北邊,伊實特穆爾加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輔行,宗王、帥臣鹹稟命焉,特賜步輦入內。伊實特穆爾請授皇孫以諸闈舊璽,從之。

己酉,詔浚太湖。

秋,七月,己未,詔皇曾孫松山出鎮雲南,以皇孫梁王印賜之。

詔免福建歲輸皮貨及泉州織作紵絲。

己巳,命劉國傑從諸王伊劉勒督諸軍征交趾。湖廣行省平章哈喇哈斯,戒將吏無擾民,會有奪民魚菜者,杖其千戶,軍中肅然。

俄有旨,發湖湘富民萬家,屯田廣西以圖交趾,哈喇哈斯遣使奏曰:“往年遠征無功,瘡痍未復,今又徙民瘴鄉,必將怨叛。”吏初不知其奏,抱卷請署,弗答,吏再請,則曰:“姑緩之。”未幾,使還,報罷,民皆感悅。及廣西元帥府請募南丹五千戶屯田,事上行省。哈喇哈斯曰:“此土著之民,誠為便之,內足以實空地,外足以制交趾之寇,可不煩士卒而饋餉有餘。”即命度地立為五屯,統以屯長,給牛種、農具。

湖南宣慰使張國紀,建言欲按唐、宋征民間夏稅,哈喇哈斯曰:“亡國弊政,失寬大之意,聖朝其可行耶!”奏止其議。

壬申,伊實徹爾知樞密院事。伊實徹爾,博爾呼之孫也。僧格之幾,伊實徹爾潛奏劾之,至是乃有是拜。

丁丑,賜新開漕河名曰通惠,凡役工二百八十五萬,用楮幣百五十二萬錠,糧三萬八千七百石,木石等物稱是。置閘之處,往往於地中得舊時磚木,人以此服郭守敬之精識。船既通行,公私兩便。先是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陸挽官糧,歲若干萬,民不勝其悴,至是皆得免。帝至上都還,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大悅。

巴延既降明理特穆爾,因留拒哈都。廷臣有譖巴延與哈都通好,因仍保守,無尺寸之功者,詔以御史大夫伊實特穆爾代之,居巴延於大同,以俟後命。伊實特穆爾未至三馹,會哈都兵復至,巴延遣人語伊實特穆爾曰:“公姑止,待我剪此寇而來,未晚也。”

巴延與哈都兵交,且戰且卻,凡七日,諸將以為怯,憤曰:“果懼戰,何不授軍於大夫!”巴延曰:“哈都懸軍涉吾地,邀之則遁,誘其深入,一戰可擒也。諸君必欲速戰,若失哈都,誰任其咎?”諸將曰:“請任之。”即還軍擊敗之,哈都果脫去。乃召伊實特穆爾至軍,授以印而行。

皇孫舉酒以餞曰:“公去,將何以教我?”巴延舉所酌酒曰:“可慎者,惟此與女色耳。軍中固當嚴紀律,而恩德不可偏廢。冬夏營駐,循舊為便。”皇孫悉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