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九 起昭陽大荒落正月,盡閼逢敦牂十二月,凡十年



丞相以下多不合,奏以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太后聞之,使謂帝曰:“博果密朝廷正人,先皇帝所付託,豈可出之於外耶!”帝復留之。竟以同列多異議,稱疾不出。

甲戌,紥嚕噶齊言:“諸王之下,有罪者不聞於朝,輒自決遣。”詔禁治之。

八月,戊子,初祀社稷,用堂上樂,歲以為常。

己丑,浚通惠河。

撥軍士屯守澱山湖。

太湖為浙西巨浸,上受杭、湖諸山之水瀦蓄之,分匯為澱山湖,東流於海。世祖末年,江浙行省參政梁溫都爾言:“此湖在宋時,委官差軍守之,湖旁餘地,不許侵占,常疏其壅塞,以泄水勢。今既無人管領,遂為勢豪絕水築堤,繞湖為田,湖狹不足瀦蓄,每遇霖潦,泛溢為害。昨本省官蒙古岱等興言疏治,因受曹總管金而止。張參議、潘應武等相繼建言,臣等議此事可行無疑。”世祖曰:“利益美事,舉行已晚,其行之。”既而平章特爾格言:“委官相視,計用夫十二萬,百日可畢。昨奏軍民共役,今民丁數多,不須調軍。”世祖曰:“有損有益,鹹令均齊,毋自疑惑,其均科之。”至是特爾格言:“太湖、澱山湖,昨嘗奏過先帝,差倩民夫二十萬,疏決已畢。今諸港日受兩潮,漸致沙漲,若不依宋舊例令軍屯守,必致坐隳成功。臣等議澱山湖圍田,賦糧二萬石,就以募民夫四千,調軍士四千,與同屯守。立都水防田使司,職掌收捕海賊,修治河渠圍田。”詔巴延徹爾暨樞密院議奏。於是樞密院言:“今與殿帥范文虎及朱清、張瑄輩及省官集議、清、瑄俱云:‘宋時屯守河道,用手號軍,大處千人,小處不下三四百,隸巡檢司管領。’文虎謂‘差夫四千,非動搖四十萬戶不可。若令五千軍屯守,就委萬戶一員提調,事屬可行。’請立都水巡防萬戶職名,俾隸行院。”從之。

九月,壬子,聖誕節,帝駐蹕三部落,受諸王、百官賀。

丁巳,太白經天。

冬,十月,戊寅,帝至自上都。

辛巳,江浙行省言:“陛下即位之初,詔蠲今歲田租十分之三。然江南與江北異,貧者佃富人之田,歲輸其租,今所蠲特及田主,其佃民輸租如故,則是恩及富室而不被於貧民也。宜令佃民當輸田主者,亦如所蠲之數。”從之。

遼陽行省所屬九處大水,民飢,或起為盜賊,命賊恤之。

江西行省言銀場歲辦萬一千兩而未嘗及數,民不能堪,詔:“自今從實辦之,不為額。”

朱清、張瑄從海道歲運糧百萬石,乙未,以京畿所儲充足,詔止運三十萬石。

辛丑,帝諭右丞阿爾、參知政事梁德珪曰:“中書職務,卿等皆懷怠心。朕在上都,令還實迪穆蘇已沒財產,任莽賚布哈,皆至今未行;又不約束吏曹,使選人留滯。僧格雖奸邪,然僚屬憚其威,政事無不立決。卿等其束吏曹,有不事事者笞之。仍以朕意諭右丞相鄂勒哲。”

時議裁久任官,樞密院奏“洪君祥在樞密十六年,為最久”,帝曰:“君祥始終一心,可勿遷也。”

壬寅,緬國遣使貢馴象十。

初,黔中諸蠻酋既內附,復叛。又,巴洞何世雄犯澧州,泊崖洞田萬頃、楠木洞孟再師犯辰州;朝廷嘗討降之,升泊崖為施溶州,以萬頃知州事,已而復叛,攻之不能下。帝即位,大赦,並赦萬頃等,亦不降。乃命湖廣行樞密副使劉國傑率兵討之。國傑馳至辰州,進攻明溪,賊魯萬醜擁眾自上流而下,千戶崔忠、百戶馬孫兒戰死。是月,進兵桑木溪,萬醜復以千人拒戰,擊卻之。明日,萬醜倍眾來攻,國傑鼓之,百戶李旺率死士陷陣,眾軍齊奮,賊敗,遂破其巢,焚之。進攻施溶,部將田榮祖請曰:“施溶,萬頃之腹心。石農坎、三羊峰,其左右臂也。宜先斷其臂,而後腹心乃可攻。”國傑曰:“甚善!”麾諸軍攻石農坎,賊不能支,棄寨遁,遂拔施溶,禽萬頃,斬之。復窮捕其黨,攀崖緣木而進,凡千餘里。

十一月,丁未朔,帝朝皇太后於隆福宮,上玉冊玉寶。

京師犯贓罪者三百人。戊辰,命事無疑者,準世祖所定十三等例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