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八十一 起旃蒙大淵獻正月,盡七月,凡七月



辛卯,元使者廉希賢、嚴忠范至建康。希賢請兵自衛,巴延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反致疑耳。”希賢固請,遂以兵五百送之。巴延仍下令諸將各守營壘,勿得妄有侵掠。希賢等至獨松關,張濡部曲殺忠范,執希賢送臨安,希賢病創死。

元阿爾哈雅率兵規取荊湖,留賈居貞守鄂。居貞發倉廩以賑流亡,宋宗室子孫流寓者,廩食之,不變其服而行其楮幣,東南未下郡縣商旅留滯者,給引使歸,免括商稅及湖荻之禁,造舟數百艘,駕以水軍,不致病民,一方安之。

壬辰,元阿爾哈雅攻岳州,安撫使高世傑,會郢、復、岳三州及上流諸軍戰船數千艘,扼荊江口。阿爾哈雅督諸翼水軍屯東岸,世傑乘夜陳於洞庭湖中。阿爾哈雅追逐世傑,斬之以徇,岳州總制孟子縉舉城降。

丙申,以陳契約簽書樞密院事。

戊戌,赦邊城降將罪,能自拔而歸者錄之,有能復一州者予知州,復一縣者予知縣,所部僚吏將卒及土豪立功者同賞。

詔:“公田最為民害,稔禍十有餘年,自今並給原主,令率其租戶為兵。”

庚子,元從王磐、竇默請,分置翰林院,專掌蒙古文字;其翰林兼國史院,仍舊纂修國史,典制誥,備顧問。

辛丑,元命阿珠分兵取揚州。趙良弼言於元主曰:“宋重兵在揚州,宜以大軍先搗錢唐。”元主然之。

是月,知滁州王虎臣、知寧國府顏紹卿皆以城降元。

管景模之降元也,其子如德從之入覲,元主問:“天下何以得?宋何以亡?”如德對曰:“陛下以福德勝之。襄、樊,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亡何待!”元主曰:“善!”鏇慰諭之曰:“朕治天下,重惜人命,凡有罪者,必令面對再四,果實也而後罪之,非如宋權奸擅權,書片紙數字即殺人也。汝但一心奉職,毋懼忌嫉之口。”鏇授如德湖北招討使。

夏,四月,文天祥兵至吉州。江西制置副使黃萬石,與天祥有舊嫌,且忌其聲望出己右,言於朝曰:“天祥軍皆烏合,兒戲無益。”乃詔天祥留屯隆興府。

乙巳,元兵入廣德軍,知廣德縣王汝翼寫寓居官趙時敏率義兵戰,孟唐老與其二子皆死。汝翼被執,至建康,死之。

丙午,元兵入沙市城,都統孟紀死之,監鎮司馬夢求自經死。夢求,光五世孫也。

戊申,京湖宣撫使朱禩孫、湖北制置副使高達以江陵降元。達先以賈似道忌其功,懷怨望。及元阿爾哈雅自岳州攻江陵,達累戰敗,遂與禩孫及提刑青陽夢炎、李湜等出降。阿心哈雅入城,命禩孫檄所部歸附,於是歸、峽、郢、復、鼎、澧、辰、沅、靖、隨、常德、均、房諸州,相繼皆降,阿爾哈雅承制並復官守。江陵捷聞,元主謂近臣曰:“巴延東下,阿爾哈雅孤軍守鄂,朕常憂之。今荊南定,吾東兵可無後患矣。”乃親作手詔褒之,授達參知政事。禩孫至上都,死。

元阿爾哈雅請命重臣,開大府,鎮江陵。元主急召廉希憲於北京,入見,賜坐,諭曰:“荊南入奉版籍,欲使新附者感恩,未來者向北,宋知我朝有臣如此,亦足以降其心。南土卑濕,於卿非宜;今以大事付託,度卿不辭。”賜田以養居者,賜馬五十以給從者。希憲曰:“臣每懼才識淺近,不能勝負大任,何敢辭疾!然敢辭新賜。”復詔希憲承制授三品以下官。

壬子,以高斯得簽書樞密院事。

有司議建潘屏以強王室,乙卯,詔以福王與芮為浙東安撫大使、判紹興,開府,置長史、司馬。

甲寅,元諭中書省,議立登聞鼓。

庚申,知金壇縣李成大,率義局官合山縣尉胡傳心,陽春主簿潘大同,濠梁主簿潘大本,進士潘文孫、潘應奎,攻復金壇縣。鎮江統制侯{山品}、縣尉趙嗣濱反,助元兵來戰,成大被執,不屈,與二子及傳心等皆死之。

時元兵東下,所過迎降,李庭芝率勵所部,固守揚州。阿珠遣李虎持招降榜入城,庭芝殺虎,焚其榜。總制張俊出戰,持叛臣孟子縉書來招降,庭芝焚其書,梟俟首於市。時出金、帛、牛、酒燕犒將士,人人感激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