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二 起上章掩茂正月,盡玄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秘書郎清江彭龜年,以書譙趙汝愚,且上疏言:“壽皇之事高宗,備極子道,此陛下所親睹也。況壽皇今日止有陛下一人,聖心拳拳,不言可知。特遇過宮日分,陛下或遲其行,則壽皇不容不降旨免到,蓋為陛下辭責,使人不得以竊議陛下,其心非不願陛下之來。自古人君處骨肉之間,多不與外臣謀而與小人謀之,所以交斗日深,疑隙日大,今日兩宮萬萬無此。然臣所憂者,外無韓琦、富弼、呂誨、司馬光之臣,而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者在焉,惟陛下裁察。”又言:“使陛下虧過宮定省之禮,皆左右小人間諜之罪,宰執、侍從、台諫,但能仗父子之義責望人主,至於疑間之根,盤固不去,曾無一語及之。今內侍間諜兩宮者,固非一人,獨陳源在壽皇朝,得罪至重,近復進用,外人皆謂疑間之機必自源始。宜亟發威斷,首逐陳源,然後肅命鑾輿,負罪引慝以謝壽皇,使父子歡然,宗社有永,顧不幸與!”及汝愚入對,又往復規諫,帝意乃悟。汝愚更屬嗣秀王伯圭調護,於是兩宮之情始通。辛卯,帝朝重華宮,皇后繼之,從容竟日,都人大悅。

戊戌,詔:“李純乃皇后親侄,可特除閤門宣贊舍人。”

除秘書郎彭龜年為起居舍人。入謝,帝曰:“此官以待有學識人,念非卿無可者。”龜年述祖宗之法,為《內治聖鑒》以進。帝曰:“祖宗家法甚善。”龜年曰:“臣是書大抵為宦官女謁之防,此曹若見,恐不得數經御覽。”帝曰:“不至是。”

十二月,癸卯,帝率群臣上《壽皇玉牒》、《聖政會要》於重華宮。

皇后益驕奢,封其先三代為王,家廟逾制,衛兵多於太廟。後歸謁家廟,推恩親屬二十六人,使臣一百七十二人,下至李氏門客,亦奏補官。

金完顏守貞既出知東平府,金主念之,問宰臣曰:“守貞治東平何如?”對曰:“亦不勞力。”金主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誠有餘矣。”右丞劉暐曰:“方今人材無出守貞者,淹留於外,誠可惜也!”金主默然。尋改守貞為西京留守。

金進士楊邦乂上封事,因論世俗侈靡,譏涉先朝。有司議治罪,金主曰:“昔張元素以桀、紂比文皇,今若方我為桀、紂,亦不之罪。至於世宗功德,豈容譏毀!”張萬公曰:“譏斥先朝,固當治罪。然舊無此法。今宜立法,使人知之。”金主意解,乃命免邦乂罪,惟殿三舉。